我又想起这个地方的方言,还有生源限制。全国哪里没有方言,为什么就这里非要限制的这么死,又不是创造了自己独立的语言体系与文字,不还是要使用汉字,依照普通话的语法体系吗?抱着方言不放,还引以为是文化古董与地方特色。
经济发展的滞后性不说,就是在目前的谋划中,想的最多的还是在外成功的潮汕籍商人的返乡投资。这些在外潮商不仅是吸引投资的对象,还是当地人一种骄傲的资本,动辄就是潮商怎样怎样,关键这些成功者多在外地、外省、外国风生水起,关本地人什么事,与本地经济指数上升又有多大的关系呢?
特区成立三十周年,但是却根本让人体会不到它的开放性与兼容性,动不动就是“外省仔”,我想这个固步自封与保守的现象在其他经济特区,或是经济发达的城市都很少见到吧。
早上上班的路上,看到脚上他给我刷的干干净净的小拖鞋,想想现在的生活,其实也没有那么糟,好在在这个封闭的小城里,我还有两个人的温暖。日子就先这么着吧,我改变不了大环境,只能经营自己的小生活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