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9日星期二

终于在国内上Google了

公司外派到深圳出差,订的酒店离罗湖口岸很近。酒店的外形并不起眼,走入大堂也就那样。不一样的是进入电梯,最下面的0层,我恍惚了好久。我和同事说这里首层是0层啊。他说,这是学香港的。然后他又说,你看没有4层。我往电梯按钮面板看,发现3的上面不是4,而是3P,不禁让人乱想啊。

走进房间,连上酒店wifi网络,让我输入房间号,浏览器弹开的网址竟然是Google的,我差点以为自己看错了,关掉浏览器自己手工输入了Google网址真的可以连上啊。后来又试了YouTube和Facebook都能正常打开。我很不解地问了同事,他说这个是涉外酒店,一般涉外酒店都能正常访问外网的。我问他通过什么方式,他说可能在电信部门正常备案了吧,开了网口。也不知真假。

2019年3月13日星期三

爱丽丝2周岁记

爱丽丝2岁了,现在能和她简单交流了。前几天在车上把刚买的爆米花撒地上了,Jasmine揪了她耳朵,她回来和姥姥说:“妈妈打,耳朵痒,冒汗。”

现在体重13.5公斤,身高94厘米。我们拿出来宝宝标准身高体重表出来发现她超标了。

她现在比较粘我,早上看到我去上班总是嚷着不让我走。中午都是奶奶哄她睡觉的。

生日这天,我打开手机看到爷爷发来的信息说,爱丽丝夜里发烧了,37.5℃。当我看到她时精神不错,量了体温没有发烧了。爷爷说,早上6点半就起床了。不知道为什么爱丽丝和爷爷奶奶睡就起的很早。

中午去看爱丽丝,她已经睡着了。我坐在床边看了一会儿,爷爷打开门从外边说:“小宝还烧吗?”我用手势嘘他。接着爱丽丝就醒了,一直到2点多我去上班都没睡。

下午我下班看到爱丽丝脸上有红疙瘩,她总是说身上痒,没什么精神想睡觉。晚上我们订了个饭店晚上给她庆生的。还没去饭店她就睡着了,用小被子盖着。我们吃过饭她醒了,给她留的几样东西,她都不吃。

抱着她去了楼下的儿童游乐场,买了10块钱的游戏币,她和姐姐玩了摇摇车和旋转木马。

回家后我们开始吃蛋糕,唱生日歌的时候她一直在鼓掌,显得很开心。不过蛋糕也只吃了两口。

爱丽丝过生日爷爷奶奶给她买了一双皮鞋,姥姥买了一个玩具娃娃,可以换衣服还配了个小奶瓶。她很喜欢,拿着奶瓶为宝宝喝奶。

晚上睡觉前爱丽丝脸上脖子身上又起了很多疙瘩,我们给她抱去了医院。医生说皮肤过敏了,是荨麻疹,开了一盒开瑞坦,一天半颗,吃过药爱丽丝就睡了。

2019年3月6日星期三

《流浪地球》观后感

《流浪地球》上映了大半个月才去看,号称中国第一部科幻电影,影评中无不表现出国人信心满满的自豪感。

看过电影才发现这哪是科幻啊,科幻只是个幌子,整部电影没什么科幻的大场面,仅有的大场面也仅是静态的背景而已。所谓的几个科幻元素:“地下城”和当下城市没啥区别,只是在地下罢了。流浪后的“地球表面”相当于喜马拉雅山,除了冷和雪什么都没有,白茫茫一片,造景成本应该很低。木星出现了若干次,也就大老远看着轮廓和外延的大气层,没有进一步的想象了。

总体来说电影的情节还算连贯,但是BUG很多。没想到吴京是男二号,戏份太多了。他所在的空间站几乎没什么人,能一个人跑去控制室把空间站给开跑了,也没人拦着。后面引燃木星的情节,好多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没点着,最后是吴京开着空间站利用自带的燃料点燃的。如果一开始吴京能想到开空间站去引燃木星,之前那些人就不用白忙活了。不过白忙活这段情节是电影的高潮,调动了全部出现的演员去煽情,若没了就达不到想要的效果了。电影中最大的反派是个机器人,这完全抄袭了《2001太空漫游》了。

电影看完了,没觉得是部烂片,在当下烂片满天飞的时代,能有一部把故事讲清楚的电影也算难得了。我并不觉得它是一部科幻电影,乃至好的科幻电影,很反感电影与爱国主义挂钩。

2019年3月5日星期二

《金瓶梅》观后感之一

三十多年来第一次读《金瓶梅》,目前只读了十分之一,长篇小说在读的时候就会有想法,等全部读完好多想法又不一样了,所以想边读边记录下自己的想法。

这么多年为什么没有看过《金瓶梅》呢?我觉得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正宗”的教育体系都故意忽略它,在学校老师几乎没提起过它,好多人又“谈金色变”,导致《金瓶梅》的推广度不够;二是《金瓶梅》几乎等同于禁书,市面上很难获取,即使有人想看个究竟却又得不到,只能作罢了。

有人说《红楼梦》抄袭了《金瓶梅》,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两者的框架真的是太像了,说白了骨架是一样的长的肉有区别。看起来《金瓶梅》的作者更老练,语言驾驭起来更自由,更接地气,尤其是穿插其中的诗歌,水平比《红楼梦》高级多了。更让人惊叹的是《金瓶梅》中的金句连连,有警示的有描物的有抒情的,好多句子记下来写作文时用上会讲究很多。

读《金瓶梅》困难的地方是好多词不知道什么意思,比如“恁”、“梳笼”等,没人解释,看起来很吃力,我在看的时候一直在幻想如果有蒋勋在旁边讲解该多好啊。看来《金瓶梅》是值得多看几遍的,看一两遍肯定好多地方看不懂啊。

2019年3月1日星期五

《吐槽大会》观后感

《吐槽大会》每期会请几个三线的小明星参加,再加上几个自己节目组里面的几个人,节目的形式是每个人轮流上台把台上的人都讥笑一遍,一般同样的笑点被上台的人所共用。

我和大家一样都是奔着明星去的,看明星怎么说和被说的,看了几期发现上面的人都还挺能说的,为自己的口才汗颜。

看到后面才知道他们上台前会准备好长时间,都不是脱稿的。我开始以为脱口秀是即兴演出的,没想到也是都编排好的,台词都是别人写好的。这个时候我心里平衡了,对节目里能说会道的人又开始藐视了。

节目整个看下来还是很过瘾的,相当于明星群口相声,笑料很多。但是觉得每个人吐槽的内容太雷同了,也不敢吐槽更深层次的东西,总是集中在表面。

我看不惯这个节目的一点是对女性不尊重,说张绍刚是“胖老娘们儿”,总拿女性的年龄和婚姻开玩笑,这样的笑料我是笑不起来,觉得恶心。

看了十几期节目,对以后得节目也没什么期待了,节目形式固化,内容的质量不高,新鲜感过了也就没啥兴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