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家庭戏班在江南达官显贵之间十分流行。这种戏班区别于当时的民间戏班,一般仅供自己和亲朋赏乐,在旨趣和艺术上也较高。李渔酷爱戏曲,组建自己家庭戏班的想法由来已久,万事俱备,只缺两位中意的主角。
根据李渔的《乔复生王再来二姬合传》记载,康熙五年丙午(1666),56岁的李渔游秦,于平阳获得乔姬。当时平阳太守陈质夫出金为其购买一女,即乔姬。康熙六年丁未(1667),李渔游甘肃兰州时,获赠王姬。
巧的是,这两位北方女子尽然对南方的戏曲十分的着迷,主动学唱。李渔回忆说二姬当时窃听伶工演奏《凰求凤》,乔姬过耳不忘,“自观场以后,歌兴勃然,每至无人之地,辄作天籁自鸣,见人即止,恐贻笑也。未几,则情不自禁,人前亦难扪舌矣。”乔姬请求学曲,李渔聘请旧肃王府苏州老优教二姬。数旬之后,乔姬即为客度曲,“客有求听者,以罘 隔之,无不食肉忘味。”从此,乔姬为旦,王姬为生,成立家班。
不幸的是,在1672年秋冬之际,乔姬夭亡。半年之内,李渔伤心惨目,不忍听曲。1673年冬,王姬夭亡。两人病逝时均年仅19岁。两位台柱已亡,李渔家班便解散了,前后不过五、六年的时间。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