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标签为“软考”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软考”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2022年12月15日星期四

我没有通过系统架构师的考试

时间过的好快,考试结束到现在已经快一个半月了。

考试刚结束我就知道自己考的不好,通过考试是没有希望了,刚开始的几天多少有点伤心。参加完热火朝天的双11购物狂欢后,慢慢的也没有去想这个事情了。

这段时间没有学习,看了几本小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刚结束考试,当时心里想的是,总算考完了,我再也不想考这个试了。这段时间闲下来反而觉得有点空虚,还是想找点事情干,不想虚度光阴,又有点想考试学习了。

刚开始计划和Jasmine一起考初级会计师,后来她发现自己能考中级的,毅然抛弃我自己去复习了。我一个人也不大想考会计师了。

前几天分数快要出来了,我还心存侥幸想着万一可以过呢。现在成绩出来了,三科成绩分别是上午48,下午51,论文39,不出意料论文没有过。我把成绩告诉了Jasmine,她让我不要伤心。其实我几乎没有伤心,我知道自己付出的还不够,这个结果是意料当中的。

这次没有通过考试,我打算明年考系统分析师。据说系统分析师和架构师的考试内容有70%都是重叠的,这样复习起来也会省了好多时间。还有个原因是趁着本地可以考,机会难得还想去试一下。今年备考系统架构师学到了不少的东西,看来学习还是有个目标才行。趁着年轻,还是要想多学点东西。

2022年11月6日星期日

2022年系统架构设计师备考总结

昨天终于考完了系统架构师的考试,今天突然感觉了轻松了好多。现在来总结一下这次备考的过程吧。

7月底准备

在今年上半年项目管理师考试成绩下来以后,我纠结了好多天,最终还是打算准备系统架构师的考试。当时做了这个决定的时间是7月底,其实时间还算早,离考试还有三个多月。

既然决定考试,首先就要着手准备学习的资料。在查找资料的时候,我发现系统架构师比项目管理师的资料少了很多,找到的资料绝大部分都指向了希赛,看来系统架构师的培训几乎被希赛给垄断了。

7月底-8月中看视频

我一开始对系统架构师的考试内容一点都不了解,首先看了希赛2020年的培训视频,看过以后没有记住太多东西,只是知道了大概考哪些内容。这时才发现,系统架构师考的内容还是挺窄的但是很深,有操作系统、计算机原理、数据库、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开发方法、项目管理架构设计、设计模式等,其中大部分的内容在上大学的时候都已经学过,虽然学的东西都已经交还给了老师,但是还是有一些印象。不过有些内容以前从来没学过,像架构风格、设计模式、缓存数据库。

8月中-9月中看教材做笔记

看过视频,就开始看希赛主编的系统架构师的教材(官方指定的教程是2009年编写的,内容太老了)。这本教材的内容实在太多了,总共1000多页。教材是电子版的,在上班的时候在电脑上看的,每天看30-40页,大概看了一个月的时间。在看教材的时候边看边做笔记,当时用的是幕布APP,内容可以同步电脑和手机端。其实做笔记也就是把教材里的内容复制粘贴到笔记当中。教材里的内容比较繁多,笔记做的也很多。当时想着以后可以多看看笔记,后来实际上几乎再也没有看过这些笔记了。所以我不建议做电子笔记,浪费时间而且并不有助于记忆。

9月中-10月中看视频

看过教材以后,突然又找到了2021年新版的教学视频。我又开始看起了视频,这次看视频看的比较慢,也比较细。大概花了一个月的时间看视频。这次看视频好多内容差不多都记住了。

10月中-考试前做真题

因为系统架构师从09年开始考,每年只考一次。总共也才十几套真题,真题做起来其实是比较快的,花的时间也不多。

我是上班的时候抽空在手机上用软考通APP做上午的选择题,大概用了三个星期的时间。案例题全部打印了出来,正好十月份有4次值班,利用这几次值班时间把案例题全部过了一遍。

做过案例就开始看论文了,论文看的比较晚,大概10月底才开始看。我又看了一遍论文的视频,找到的论文视频真的好少,总共才四次课。通过看论文视频,我大概知道了历年论文的考试内容,有设计模式、架构风格、数据库、软件建模、可靠性设计等。我找到了几十篇范文,总结了几篇论文出来开始背。没想到最后考试就挂在论文上了,今年考试的4篇论文有区块链、湖仓一体、构件开发和软件维护,真的是准备的一篇都没中。考试的时候现场构思,导致最后字数都没写够。

总结

这次考试思想上不重视,没有足够的时间学习。因为已经考过了项目管理师,回家后不想花太多的时间来学习,总是等到爱丽丝睡着了才看一会儿书和视频,有时爱丽丝睡得太晚当天就没有学习了。

这次本来计划上班的时候学习,但是发现实在不行,上班没有整块的时间,总是被工作打断,上班根本没有时间看,而且9月和10月事情特别多,有时一天什么也看不了。

之前计划每天上班一小时下班一小时用来学习,最终这些学习时间都不能保证。没有足够的学习时间,学习的质量就不能很好地保证了。

经过这次备考觉得系统架构师并不是特别难,如果花时间认真准备的话,通过考试不成问题。对比下项目管理师,架构师考试需要记忆的内容少了很多,多的是技术的灵活应用,如果没有太多的技术背景,对某些技术不了解,考试中又正好遇到就没辙了。

2022年系统架构设计师备考总结

昨天终于考完了系统架构师的考试,今天突然感觉了轻松了好多。现在来总结一下这次备考的过程吧。

7月底准备

在今年上半年项目管理师考试成绩下来以后,我纠结了好多天,最终还是打算准备系统架构师的考试。当时做了这个决定的时间是7月底,其实时间还算早,离考试还有三个多月。

既然决定考试,首先就要着手准备学习的资料。在查找资料的时候,我发现系统架构师比项目管理师的资料少了很多,找到的资料绝大部分都指向了希赛,看来系统架构师的培训几乎被希赛给垄断了。

7月底-8月中看视频

我一开始对系统架构师的考试内容一点都不了解,首先看了希赛2020年的培训视频,看过以后没有记住太多东西,只是知道了大概考哪些内容。这时才发现,系统架构师考的内容还是挺窄的但是很深,有操作系统、计算机原理、数据库、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开发方法、项目管理架构设计、设计模式等,其中大部分的内容在上大学的时候都已经学过,虽然学的东西都已经交还给了老师,但是还是有一些印象。不过有些内容以前从来没学过,像架构风格、设计模式、缓存数据库。

8月中-9月中看教材做笔记

看过视频,就开始看希赛主编的系统架构师的教材(官方指定的教程是2009年编写的,内容太老了)。这本教材的内容实在太多了,总共1000多页。教材是电子版的,在上班的时候在电脑上看的,每天看30-40页,大概看了一个月的时间。在看教材的时候边看边做笔记,当时用的是幕布APP,内容可以同步电脑和手机端。其实做笔记也就是把教材里的内容复制粘贴到笔记当中。教材里的内容比较繁多,笔记做的也很多。当时想着以后可以多看看笔记,后来实际上几乎再也没有看过这些笔记了。所以我不建议做电子笔记,浪费时间而且并不有助于记忆。

9月中-10月中看视频

看过教材以后,突然又找到了2021年新版的教学视频。我又开始看起了视频,这次看视频看的比较慢,也比较细。大概花了一个月的时间看视频。这次看视频好多内容差不多都记住了。

10月中-考试前做真题

因为系统架构师从09年开始考,每年只考一次。总共也才十几套真题,真题做起来其实是比较快的,花的时间也不多。

我是上班的时候抽空在手机上用软考通APP做上午的选择题,大概用了三个星期的时间。案例题全部打印了出来,正好十月份有4次值班,利用这几次值班时间把案例题全部过了一遍。

做过案例就开始看论文了,论文看的比较晚,大概10月底才开始看。我又看了一遍论文的视频,找到的论文视频真的好少,总共才四次课。通过看论文视频,我大概知道了历年论文的考试内容,有设计模式、架构风格、数据库、软件建模、可靠性设计等。我找到了几十篇范文,总结了几篇论文出来开始背。没想到最后考试就挂在论文上了,今年考试的4篇论文有区块链、湖仓一体、构件开发和软件维护,真的是准备的一篇都没中。考试的时候现场构思,导致最后字数都没写够。

总结

这次考试思想上不重视,没有足够的时间学习。因为已经考过了项目管理师,回家后不想花太多的时间来学习,总是等到爱丽丝睡着了才看一会儿书和视频,有时爱丽丝睡得太晚当天就没有学习了。

这次本来计划上班的时候学习,但是发现实在不行,上班没有整块的时间,总是被工作打断,上班根本没有时间看,而且9月和10月事情特别多,有时一天什么也看不了。

之前计划每天上班一小时下班一小时用来学习,最终这些学习时间都不能保证。没有足够的学习时间,学习的质量就不能很好地保证了。

经过这次备考觉得系统架构师并不是特别难,如果花时间认真准备的话,通过考试不成问题。对比下项目管理师,架构师考试需要记忆的内容少了很多,多的是技术的灵活应用,如果没有太多的技术背景,对某些技术不了解,考试中又正好遇到就没辙了。

2022年11月5日星期六

2022年11月软考高级系统架构设计师考试过程小记

考试之前广东省的疫情又严重了,准考证推迟到考前3天才能打印。准考证出来后傻眼了,考场离家18公里,这也太远了!后面这几天都在考虑到底是开车过去,还是骑小电瓶车过去。我查了一下附近没有停车场,如果开车过去可能找不到停车的地方。骑电瓶车过去的话需要50分钟到1个小时,距离太远了,而且还担心我几乎崭新的电瓶车丢了。考虑来考虑去,最终还是决定骑小电瓶车过去吧,出门提前个十几分钟就行了。虽然开车可以提前20分钟到,但是找车位说不定时间也差不多,骑电瓶车至少不用担心没地方停车。

6点50分起床,先是蒸了三个包子,烧了一壶开水,然后去洗漱。洗漱完毕,刚好吃包子。一切都弄好了,7点25分出门。下楼就是我的小电瓶车了,直接骑上去就可以走了。

今天路上的风不是特别大,也没感觉路上时间有多长,慢慢悠悠8点15分到考场的学校门口了。大老远就看见好多次车堆那里,知道考场应该就在附近了。我把电瓶车锁在路边的铁栅栏上,就进去学校了。在学校里随便找个地方坐了下来,等了大概十分钟就可以进考场了。

上午的综合知识感觉不太难,有了上一次匆匆忙忙答题后剩余好多时间的经验后,这一次我答题的时候故意放慢了速度,每道题都认真的想了想才答。最终全部做完还剩一个小时的时间。总体来说,综合案例试题架构师的题目数量没有项目管理师多,因为好多题都是一道题好多选项,不像项目管理师基本上一道题一个选项。而且项目管理师的选择题有好多计算的地方。

做完题我花半个小时检查,改了几个地方,晚上对答案的时候发现有的改对的,有的改错了。有些题实在不知道怎么做,只能凭感觉作答了,总不能空在那里浪费吧。用了15分钟涂答题卡,还有十多分钟就提前交卷了。

交过试卷出了考场,看到我的电瓶车孤零零的锁在铁栅栏上,既高兴又可怜,高兴的是车还在没被偷,可怜的是看到它好孤单。我骑了电瓶车去1.5公里外的华莱士,两天前在美团上买了两个汉堡,花了11块钱。从昨天开始全市禁止堂食,只能外卖,我随便在路边囫囵吞枣的吃了两个汉堡,填饱了肚子。

看到时间还早,进考场也没什么事可做,突然想起来考场对面是一个公园,我就进去溜达了一圈。整个公园什么都没有,除了一个大草坪和一个大水池。

出了公园,进了考场。看到好多人拿着A4纸在看题,我也在教室外面拿出手机,背了十几分钟论文。

下午的案例感觉也不难。第一题质量属性完全是送分题,基本上25分都拿到了。 第二题考的是数据流图,然后说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的作用。感觉基本上可以拿一半的分。第三题考的是嵌入式,每年必有一道题考嵌入式,但是嵌入式确实比较难,平时也没有备考,直接放弃了。第四题考的是缓存数据库的数据分片,我本来不想做这道题的,发现第五题更不会做,硬着头皮就做了。考完感觉第二题和第四题应该可以得一半的分。下午三道题加起来大概也有45分了。这次案例答题的时间刚刚好,做完以后还有几分钟的时间可以检查。因为我是把答案是直接写到试卷上的,我发现我前面那个人的草稿纸上写了不少的东西,如果我先写草稿纸上的话,也没有充足的时间顺利写完了。

最后一项就是论文了。先发的是答题卡,看到是四选一,心里很是高兴,觉得总有一个可以写吧,等到试卷发下来立马傻眼了,四个里面两个是完全不会,一个是区块链,一个是湖仓一体。区块链虽然听说过,也大概知道原理,但是要写一篇论文出来,几乎不可能,另一个湖仓一体完全不知道是干嘛的。

剩下的两个题目完全没有准备,一个是基于构件的开发方法,一个是软件维护。构件的开发方法,我大概知道个步骤,但是也记不清楚,不知道如何下手。只剩下一个软件的维护了,只能硬着头皮写吧!在写之前,我在草稿纸上写了个大纲,大概用了半个小时准备。事后想想,这个准备时间太长了,耽误了之后写作的时间。

因为论文是完全没有准备,只有一个大概方向,写的时候是边想边写,所以速度比较慢。刚开始的时候字写的还好。后来发现时间不够用了,而且好多内容都来不及想,为了凑字数就赶紧写。自己都感觉好多字都是硬凑出来的,字也越来越潦草,到最后交卷时间到了,还没有写到2000字的要求,大概写了1800字。

唉,既然交了试卷,也没什么可想的了。赶紧骑着电瓶车回去吧!5点30分出发返回,回来的路上风比较大,红灯也多。一路上心里在想到这次肯定过不了,以后也不想再考了。

花了50分钟终于到家了。

网上很快就出来了真题估分,本来不想管它的,但是想着没事就看一下吧,跟着答案看了一下答案上午的综合案例大概可以考50分,下午的案例应该也有45分,论文也没办法估计,参考去年虽然没有准备,但是大体的文章结构和字数都是没问题的,最后只有47分。这一次写的还没有上一次好,而且字数还没有写完,我觉得有35分就不错了。

考完以后好累,不想再考了!

2022年9月19日星期一

停止「玩耍」,开始「学习」

这几天都在玩博客,折腾缓存插件和主题,花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感觉有这个博客还挺好的,可以专注做一些自己觉得有趣的事情——前段时间竟然还想过放弃这个博客呢。

今天晚上在看博客全部的文章列表,看到几年前写的文章,有些文章读起来很生疏,竟一点想不起是我写的。看着这些文字在想,当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为什么能写出这些东西出来?

再过几年、几十年,回头看看自己写过的文字,看看当时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想法,也是一件挺有趣的事情。

等孩子长大,可以阅读了,他们也可以看看自己的父亲生活过的样子——也不用我给他们粗线条的讲述了——我有些时候想了解一下父母以前生活的情景,他们好多都忘记了,而且也讲不清楚,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种遗憾。

俗话说「玩物丧志」,总是沉迷一件东西,就会忘记生活的目标。现在离架构师考试还有四十多天,我只看过一遍书。我知道软考高级的难度,不认真复习的话很难通过。这一次考试我思想上不重视,时间和精力付出的都不够,和上次比不到十分之一。

既然决定了考试,就要全力以赴。从明天起,上班的时候抽空看书,争取至少一个小时。下班回来,固定一个小时看书。从明天起,远离博客,把时间用在学习上(我今天看到上次备考期间从1月到5月一篇文章都没发)。

2022年9月2日星期五

过了软考高级项目管理师后要不要再考其他的科目?

项目管理师的成绩出来以后,高兴了了好几天。有天晚上躺在床上突然在想,既然考过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要不要再考剩下的几个高级证书呢?软考高级证书包含网络规划设计师、系统规划与管理师、系统架构设计师、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系统分析师这5个科目,其中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每年考两次,其他几个每年考一次。

网络规划设计师我首先排除了,我自己没学过网络,不是科班出身,虽然对网络有兴趣,但是相当于是零基础,这么短的时间内复习肯定很辛苦。剩下的还有三个,只有系统架构师是下半年考。

结果只有两个,考还是不考。

考的理由是:1、闲着也是闲着,与其无所事事,不如趁着年轻多学点知识。2、本地能参加考试太方便了,成本很低,机会难得,只需交报名费没有其他的花费了。3、多考几本证书,说不定有用。

不考的理由:1、之前我考项目管理师的时候,一开始想的是以考促学,学习一些知识,但是在备考的过程中越来越偏离了初心,为了通过考试针对性学习,不考的内容不看,为了考试背了好多东西,大部分内容再过几年就忘记了。2、现在已经有了一本高级证书,再考其他的意义不是特别大了。3、软考高级难度较大,需要充分准备才能通过,随便看书几乎都过不了,还浪费近200块钱。

我在考和不考中犹豫不定,一直拖到了8月17日的2022年软考报名开始,还是拿不定主意,离考试只有两个月了,我真的害怕自己考不过。8月19日晚上可以查询合格证了,查到了自己的证书了,确定通过了考试。8月25日,我看到了《2022年下半年软考考试考点分布已确定》的文章,发现并不是每个省的地级市都有考点,绝大多数省的考生还要去省会或者外地考试。前几年就是因为本地不能考试,嫌太麻烦我都没去考,现在趁着本地能考,想着还是小成本去试一下,真的不过也就是200块钱。

最后,我决定参加2022年下半年的软考,趁着年轻还是多学点东西好。

2022年8月4日星期四

脚踏实地备考4个月0成本通过软考高级项目管理师考试

备考软考的的项目管理师我都是网上找的资料,包括视频、书、app,没有报班,除了打印纸没有其他的花费了(在此谢谢jasmine,书都是她帮我打印的)。

准备(后面的网盘有资料的下载链接)

书:《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官方第三版教材》、《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32小时通关》、《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的5天修炼》
视频:B站西方老师的视频课、阿里云盘里马军老师2020年的视频课
资料:马军老师的题目书和论文集

这些资料足够通过考试了,不用再看其他的东西浪费时间,其中官方教材和题目书量大管够。

备考

从2月初一直到5月28日,将近4个月。基本上每天都会看。上班没时间,都是在家看的。下班回到家从7点看到9点,晚上小孩哄睡着以后再看1小时视频课(用1.5倍速看,从11点看到12点)。

第一遍(约一个月):边看视频边看书。

第二遍(约20天):第一遍学过基本上都忘完了,但是有个大概印象,知道哪些考哪些不考哪些是重点,大概用20天的时间自己再看一遍书。

第三遍(约一个月):第三遍就可以做题了(全部做真题,没做过模拟题)。我是白天上班的时候用app做选择题(上午题),晚上的时候做案例题(下午一)。案例里面先做计算题,然后再做改错,再综合记忆。

第四遍(约一个月):最后一个月的时间就是主攻论文(下午二)。因为项目管理师的论文是在十大管理中必考一个。我按顺序把十大管理的论文都准备了一篇。

准备方法如下:

1、项目背景、过渡和结尾是因为通用的,先准备好,做一次就行了。

2、十大管理的核心内容。比如找一堆范围管理的论文,挑出来符合自己的,适合项目的,整理一篇出来。

3、十大管理中好多内容都有重复,比如规划XX管理和控制XX,好几个管理领域都可以套用。

4、最终整理出每个管理领域的论文(相关论文我后面在发出来)。

整理论文的时间基本上不花什么时间,就是根据论文集找到自己觉得好的论文,然后把它给整理出来。整理好以后就是背篇论文了,这个很费时间,要反复背,不停地背。但是背的时候我有点偷懒,观察前些年论文考试的规律,发现干系人管理从来没考过,而且干系人管理和沟通管理联系非常紧密,我觉得要考也只会考沟通管理,而且论文是二选一,即使考这个我可以选另一个呀,所以就没有背干系人管理的那篇论文。没想到考试就考这一篇了,而且今年没有二选一了,只有一个题目,一度我怀疑试卷错了。如果不偷懒每篇都背诵的话,论文应该还可以考更好的成绩出来。

考试

5月28日当天考试的过程和经验总结,我在这里写的非常详细。

资料共享链接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AMs8Q-9e6Bj3TBqxiiqgdw
提取码:eb9e

相关文章

终于考过了高级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项目管理师备考总结2022年上半年高级项目管理师考试总结

脚踏实地备考4个月0成本通过软考高级项目管理师及备考资料免费共享

备考软考的的项目管理师我都是网上找的资料,包括视频、书、app,没有报班,除了打印纸没有其他的花费了(在此谢谢jasmine,书都是她帮我打印的)。

准备(后面的网盘有资料的下载链接)

书:《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官方第三版教材》、《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32小时通关》、《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的5天修炼》
视频:B站西方老师的视频课、阿里云盘里马军老师2020年的视频课
资料:马军老师的题目书和论文集

这些资料足够通过考试了,不用再看其他的东西浪费时间,其中官方教材和题目书量大管够。

备考

从2月初一直到5月28日,将近4个月。基本上每天都会看。上班没时间,都是在家看的。下班回到家从7点看到9点,晚上小孩哄睡着以后再看1小时视频课(用1.5倍速看,从11点看到12点)。

第一遍(约一个月):边看视频边看书。

第二遍(约20天):第一遍学过基本上都忘完了,但是有个大概印象,知道哪些考哪些不考哪些是重点,大概用20天的时间自己再看一遍书。

第三遍(约一个月):第三遍就可以做题了(全部做真题,没做过模拟题)。我是白天上班的时候用app做选择题(上午题),晚上的时候做案例题(下午一)。案例里面先做计算题,然后再做改错,再综合记忆。

第四遍(约一个月):最后一个月的时间就是主攻论文(下午二)。因为项目管理师的论文是在十大管理中必考一个。我按顺序把十大管理的论文都准备了一篇。

准备方法如下:

1、项目背景、过渡和结尾是因为通用的,先准备好,做一次就行了。

2、十大管理的核心内容。比如找一堆范围管理的论文,挑出来符合自己的,适合项目的,整理一篇出来。

3、十大管理中好多内容都有重复,比如规划XX管理和控制XX,好几个管理领域都可以套用。

4、最终整理出每个管理领域的论文(相关论文我后面在发出来)。

整理论文的时间基本上不花什么时间,就是根据论文集找到自己觉得好的论文,然后把它给整理出来。整理好以后就是背篇论文了,这个很费时间,要反复背,不停地背。但是背的时候我有点偷懒,观察前些年论文考试的规律,发现干系人管理从来没考过,而且干系人管理和沟通管理联系非常紧密,我觉得要考也只会考沟通管理,而且论文是二选一,即使考这个我可以选另一个呀,所以就没有背干系人管理的那篇论文。没想到考试就考这一篇了,而且今年没有二选一了,只有一个题目,一度我怀疑试卷错了。如果不偷懒每篇都背诵的话,论文应该还可以考更好的成绩出来。

考试

5月28日当天考试的过程和经验总结,我在这里写的非常详细。

资料共享链接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AMs8Q-9e6Bj3TBqxiiqgdw
提取码:eb9e

相关文章

终于考过了高级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项目管理师备考总结2022年上半年高级项目管理师考试总结

2022年7月24日星期日

终于考过了高级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昨天关注的公众号说软考成绩可以查了,从7月8号开始这个公共号就是说要公布成绩了,预测的一点都不准,一拖再拖,没想到一直到7月23号周六的非工作日才公布成绩。

之前我觉得自己这次过不了,做好了再考的准备,也没有太在意成绩,没想到成绩老是不出,我反而想看一下自己考了多少,知道自己的成绩也可以为下半年的考试做好准备。

昨天下午,我怀着忐忑的心情打开了成绩查询页面,输入身份证和验证码的时候反而很平静,觉得大不了下半年再考一次,最终的结果让我有点意外,没想到自己过了。

最终的成绩分别是55、55、47,论文是刚刚过线。在《2022年上半年高级项目管理师考试总结》里我估算了前两门的成绩在50分左右,论文估计过不了,没想到评分老师仁慈,让我论文也过了。

突然有长舒一口气的感觉,手机上面存放的几十G的视频资料一直都不敢删除,电脑上的文档资料也都没动过位置。本来想着这些材料为下一次考试备考用的,现在突然都不需要了,等到有空的时候,我把这些资料全部总结一下发到博客里。

我也想过,如果这次没考过,我该怎么办?报名下次考试是肯定的。但是怎么来备考复习呢?上次复习了四个月,觉得该看了也都看过了,除了论文比较薄弱一点。如果这次没考过,肯定要花很多的时间来看论文。但是即使这样,我心里也没有底,我之前还想过如果没考过报一次马老师的视频课来试试。

最近几天在抓娃娃,突然想到考试和抓娃娃有点像,我已经尽最大的努力瞄准了娃娃,到底爪子能不能抓出来只能听天由命了。我一直觉得考试是有风险的,不努力的话绝对过不了,努力的话可能也过不了。我觉得如果重视一项考试的话,还是要加倍努力,努力复习,做到最好,到底成绩能不能过那只能交给上天了。还是句话:尽人事听天命吧。

终于考过了高级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昨天关注的公众号说软考成绩可以查了,从7月8号开始这个公共号就是说要公布成绩了,预测的一点都不准,一拖再拖,没想到一直到7月23号周六的非工作日才公布成绩。

之前我觉得自己这次过不了,做好了再考的准备,也没有太在意成绩,没想到成绩老是不出,我反而想看一下自己考了多少,知道自己的成绩也可以为下半年的考试做好准备。

昨天下午,我怀着忐忑的心情打开了成绩查询页面,输入身份证和验证码的时候反而很平静,觉得大不了下半年再考一次,最终的结果让我有点意外,没想到自己过了。

最终的成绩分别是55、55、47,论文是刚刚过线。在《2022年上半年高级项目管理师考试总结》里我估算了前两门的成绩在50分左右,论文估计过不了,没想到评分老师仁慈,让我论文也过了。

突然有长舒一口气的感觉,手机上面存放的几十G的视频资料一直都不敢删除,电脑上的文档资料也都没动过位置。本来想着这些材料为下一次考试备考用的,现在突然都不需要了,等到有空的时候,我把这些资料全部总结一下发到博客里。

我也想过,如果这次没考过,我该怎么办?报名下次考试是肯定的。但是怎么来备考复习呢?上次复习了四个月,觉得该看了也都看过了,除了论文比较薄弱一点。如果这次没考过,肯定要花很多的时间来看论文。但是即使这样,我心里也没有底,我之前还想过如果没考过报一次马老师的视频课来试试。

最近几天在抓娃娃,突然想到考试和抓娃娃有点像,我已经尽最大的努力瞄准了娃娃,到底爪子能不能抓出来只能听天由命了。我一直觉得考试是有风险的,不努力的话绝对过不了,努力的话可能也过不了。我觉得如果重视一项考试的话,还是要加倍努力,努力复习,做到最好,到底成绩能不能过那只能交给上天了。还是句话:尽人事听天命吧。

2022年6月3日星期五

项目管理师备考总结

这是我第三次考软考,第二次考项目管理师,也是唯一一次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认真准备的。第一次考软考报的是系统分析师,当时什么都不知道,因为师姐自己要考拉着我一起报名。报考之后就开始学习了,没有买书,在网上找的资料来看。也没有认真看,简简单单看了一个多月就过去考试了,最后好像三门只过了一门。

第二次是参加工作以后,当时部门领导很重视员工的培训,申请了培训经费,软考的报名费和住宿费都可以报销。这样一下子我们部门的人都报名了,也就是这个原因,大家反而没有了学习的动力。这一次我完全是一页书也没看过,真正地裸考。后来的结果可想而知,前段时间专门查了成绩,是40、14、28。看来当时案例分析的计算题肯定不会做啊,考的太差了。再之后这项政策也取消了,我也没有去考试了。

这次为什么报考呢?有三个原因:一是公司开始评职称了,虽然现在没有和工资挂钩,以后可能有用。二是因为疫情的原因当地可以考试了,以前必须去广州考试,花销太大,算了下每次考试要花近一千块钱(来回火车票450元、住宿费150元、报名费189元)。三是同一个办公室的人偷偷去考试,考过了才和我们说,对我的打击很大,我下定决心也要过。

备考过程如下。

2022年1月,开始收集资料。找到了评价很好的几本书的电子版:《官方第三版教材》、《32小时通关》、《5天修炼》(最后好好看的是教材和题目书,其它的都没有看过)。我一开始自己看教材,第一章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看的太累,实在是看不下去。这时在B站找到“西方老师”的视频课,他带着人看教材。跟着老师轻松多了,好多内容可以不看,省下了好多时间和精力。

在以前我是不相信这些培训机构的老师的,我觉得考试只要自己认真看书也能顺利通过考试。通过这一次的备考,让我知道跟着老师学习,尤其是一个好老师学习,会让自己事半功倍。优秀老师因为长期从事相关的行业,他对这个行业尤其是考试很熟悉。他能清楚地指出来哪些会考,哪些不考,哪些经常考,哪些是重点考,如果你自己看书,没有重点一碗水端平地备考,会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在性价比很低的地方。所以现在我觉得跟着培训机构的老师学习也是不错的一个方法。

2月底,跟着西方老师把第三版的教材看完了,虽然看得轻松,但是看过之后几乎什么都没有记住。之后才知道第一遍都是这样。

3月,我自己开始看教材,这时看到了“马军老师”的视频课,看了几个发现比西方老师讲的好,于是又跟着马老师看教材,马老师的视频课比较长,一次课大概2个小时,我只看了十大管理的。

3月中旬开始做真题。上班抽空用手机Tikubook软考做选择题,晚上回家做案例计算题,做完后看马老师的案例问答题。

4月中旬选择题和案例过完了,然后开始看论文集。我是把论文集里的十大领域的论文都整理一篇出来,形成十篇论文,然后开始背论文。每天背一篇。4月底论文也过了一遍。

进入5月就开始回顾复习了,也可以说是第三遍学习,进行查漏补缺。第三遍学的比较轻松,根据自己的进度来学习,仍然是上班通过Tikubook来做收藏的选择题,晚上回来看案例和论文。论文背下来很困难,也只能背个大概。

这次学习从1月底到5月底,花了4个月的时间,每天学习2-3个小时,有时没空学习,等小孩睡着了才能看会儿视频课。

我觉得软考高级是考试难度比较大的一项考试,好好备考不一定能过,不好好备考基本上过不了。如果这次考试我过不了,下次考试也不会花太多的时间了,大概提前一个月温习一下就可以了。考试不光靠努力还看运气。作为渺小的个体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2022年6月2日星期四

2022年上半年高级项目管理师考试总结

2022年5月28日,我参加了项目管理师考试,这是我第一次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认真准备的软考。5月份开始好多省份由于疫情的原因取消了考试,我一直担心自己所在的地区也会取消,生怕前几个月复习的时间白白浪费了。还好最终考试顺利进行。

5月28日一大早在下雨,我7点半出门,7点45分到达考区,但保安不让进去,门口聚集了好些人。我找到一处还没开门营业的小店的屋檐下避雨,一直等到8点10分左右,保安才让我们进去。

在学校门口查验准考证、身份证和48小时核酸证明(手机微信出示即可),进入学校后不让上楼,也进不去考场,等到8点半才能进入考场。

一、 上午综合知识(选择题)9:00-11:30

选择题75道题,75分。我拿到试卷就赶紧做,怕时间不够,做的比较快,拿不准的圈起来迅速跳过,到10点已经做完了。看着时间还有一个半小时,暗中窃喜。

我又重头开始做那些圈下来的题,才发现拿不准的还是拿不准,该不会的还是不会,而且读题很耽误时间。因为圈下来的太多,大概30多道题,过了一遍差不多用了50分钟。一看时间快11点了,赶紧涂答题卡。

最后才来做剩下的4道运筹学的计算题,因为时间很紧张,这时计算起来根本静不下心来,草草做了一下,到交卷还有2道题也没做出来。

总结:上午的选择题时间是足够的,不要做太快,最好一遍做过,回头再来会更耽误时间。我因为没规划好时间,让自己非常紧张。我觉得该这么规划时间:总时间150分钟,预留15分钟填答题卡,每道题大概1.8分钟,半小时做20道题左右。9:30 20题,10:00 40题,10:30 60题,11:00 做完,开始填答题卡。11:15分回头看拿不准的题,最好不超过5道题。

二、 下午案例分析 1:30-3:00

案例分析3道题,其中一道题是计算,两道题是问答题。我把计算放到最后做,先做问答题,把答案写在试卷上,写完了再去做计算题。等做计算的时候发现时间已经很紧张了,大概已经快2点20分了,这个时间又是没法静下心去计算。今年的计算题不难,但是算的过程有点复杂,涉及到十几个加减乘除,还有小数点,一不小心就会算错。在紧张的环境下,出错的概率会更大。我一开始就算错了,还好及时发现,不然下面的题接着也会错。

都说案例分析的考试,不拿下计算题几乎过不了。我错在不该把计算题放在最后做,问答题写在试卷上而不是答题卡上。

总结:1、一开始做计算题,这时没有时间压力,计算的准确性很高,把这25分拿下。2、问答题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字要写小点,多写几点。

三、 下午论文 3:20-5:00

案例分析做完赶紧上厕所,回来就要考论文了。拿到试卷就傻眼了,今年不是二选一,只有一道论文题,而且这个题目是我几乎没有准备的。在备考期间,十大管理的论文我都准备了一篇,然后开始背论文。为了偷懒,我分析历年论文考题发现干系人管理从来没有考过,我觉得不会考干系人管理,如果考也只会考沟通管理,所以在很久以前过了一遍再也没有看过了,没想到这次论文考的就是干系人管理!

写论文的时候虽然有点印象,但是不深,好多内容无从下手,自己觉得写的不好。

总结:十大管理的论文都要准备,都要背的滚瓜烂熟,47个过程的描述、作用和内容都要记下来,每个过程的工具也要背下来,每个过程不仅有理论也要有举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考试结束后,心理五味杂陈,辛辛苦苦备考了4个多月,考的不理想,觉得这次过不了了。上午的选择题还好应该可以过,下午的两门有点悬,案例中的计算不知道做对了没有,论文虽然写够了字数,但是写的不够深入。

今年的考题总体感觉有点难。上午的选择题刚开始的10道题是时事和新技术的,我几乎全部做错了,英语题比较简单,错了一道题。下午的案例中的双代号图不是说不要求会画的么,我都没有准备。还有一道双证书的生成过程,压根不会,扣了8分。下午的论文我觉得出的有点出人意料,我也没有准备好。

28号晚上选择题的答案出来了,自己估了50分。30号案例分析的答案也出来了,没想到计算题我做对了,大概也是50分。论文没有答案,不知道会是多少分。不想太多了,等7月份查分吧,不行只能再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