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4日星期一

让我纠结数月的档案与户口(3)

本以为档案的事情可以告一段落,暂时消停下来,但是就在这几天的报考抉择中,它又变成了一个问题浮现出来。我已经没有办法去改变什么了,现在说什么好呢?这几天的心情就是那句歌词:我最近比较烦,比较烦……

基层工作年限、学历限制、应届生身份、潮汕方言地区、英语六级……这些条件不断的出现在招考简章里,让我在自己的小小的专业里翻来覆去,期望能在本地、哪怕附近找到一个岗位也好,但是它就是不能满足我的愿望,更何况地方好点、能报的岗位报考人数都已经飙升在三位数以上。

抛去头疼的专业不说,英语六级本来是我可以改变的事情,但是就是再一次一次的考试中,我总是不能如愿,到最后就差了一分,只差一分被这些硬性限制拒之门外。每次考试结束以后,我只有难过与自卑,总是考的不理想。我为什么就这么不争气、这么笨呢?

有些说限高校应届生,有些明说限2012年应届生。到这几天我才知道2010年、2011年普通高校毕业生是可以按照应届毕业生的身份报考的,但是它的限制条件是:
国家统一招生的普通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和在择业期内(国家规定择业期为二年,有些地方延长至三年)未落实工作单位、其户口、档案、组织关系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保留在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毕业生,可按应届高校毕业生对待。

八月底我在犹豫迁移档案的时候,hillway的意见就是不要签三方协议,档案直接寄回家里。当时我只想着反正打定主意在这里待下去了,还是一次性迁来的好。现在好了,本来可以保留两年的应届生身份,现在硬生生被我自己给弄没了。

不算应届生身份,再看看基层工作经历的截止时间是2011年10月15日。我现在算什么呢,什么都不是,身份没有,经历也没有,还有什么我可以去报考的呢?

62ca3fd6jw1dlvxrez49xj

2011年10月21日星期五

路边小事

早上上班在路边等公车,猛地听到“砰”的一声。我下意识地迅速往声音源看去,料想发生了交通事故。不过还好,只是脚动三轮车和小型摩托车在拐弯处擦碰了一下。我想应该不算严重。

骑三轮车的是个六十岁左右的老头,他现在坐在车边的地上;骑摩托车的是个十七八岁的女孩,她下车探望老人。老头的三轮车很小,上面放着蔬菜,菜上压着厚厚的木板,他应该是在附近菜市场卖菜。女孩的摩托车也很小,小得有些卡通,像小孩子坐的摇摇车。

女孩和老头说了会儿话,从衣兜里掏出两张红色的钞票。老头没有要,仍然坐在地上,身体更加向地面倾斜,显得颤颤巍巍,好像骨架已经支撑不住身体的重量了。

这时围过来三四个人,我没有凑近,不知道他们说些什么。我想无非有些人说老头拿钱走吧,有些人说女孩多给些吧。

女孩不知道该怎么办,在摩托车尾绕了几圈。然后坐上车座。没想到她突然拧动钥匙启动车子。老头意识到她要逃跑,赶紧坐起身来。就在这时车子动了起来往前移动,老头尚未完全坐起。他迅速抓住车尾的车牌,女孩子加大马力继续前进。周围的人嚷着,停一下,他被拖住了。

老头被拖了四五米,支撑不住,手松了下来。马上爬起来跑着去追车子。很快他们消失在我的视线中。

过了大约一分钟,老头子缓慢地回来了,手里还拽着一个车牌,看起来比刚才坐在地上的精神要好。周围的人已经散去。

他把车牌压在硬木板下面,推着车子缓缓地走去。

让我纠结数月的档案与户口(2)

昨天从市委开完新闻发布会出来,转到人才市场去问档案是不是到汕头了。现在离八月底已经有一个多的时间了,之间经常在给定网站上也没有看到档案到库的信息,真担心是不是弄丢了,还给学校打了两通电话,说是9月17号寄出的,都一个月了,这叫什么速度呀。

工作人员问了我的学校和姓名说档案已经到了,我终于松下一口气。今天早上在网站档案查询栏还是看不到任何信息,不放心又打电话问了一遍这才放心坐公交车过去,看来他们的网站更新也并不及时呀。

办理手续的时候,工作人员和我聊起签约的工作单位和工资,听完我没有底气和自信的答案之后,他说:“真不知道你怎么想的,非要到汕头这个小城市来,找的工作待遇也这么差……”这也并非我情愿的事情呀。

641167cfjw1dlvz3rhehgj

现在回过头来想想这几个月里,有关档案和户口办理产生的担心与疑惑,发现有很多时候都是自己想的太复杂了,其实事情处理起来反而要顺畅很多。今天下午我拿着填好的材料交到相应窗口,很快就办理好了。但是又出现一段小插曲,党组织关系介绍信中的名称写错了两处,工作人员说学校开具的介绍信抬头应是市委组织部,某某学校去往市委人社局机关党委。再看看我的那份,上面写的是市委人社局机关党委,下面写的是人才市场。我听得云里雾里,也不明白学校组织部是怎么写的,就按照他说的程序去找市委组织部。

之前总以为市委门难进,工作人员态度也不好。今天不仅没有遭到阻拦,而且在一位好心的工作人员指引下找到了办理党组织关系的部门,幸运的是,她也没有为难我,虽然介绍信上出现了两处错误,说了几句之后,给我开具了一份由市委组织部到人才市场的介绍信。就这样,历经几个月,我总算办妥了档案和户口的迁移手续,又交了一年的党费,这份心总算放下来了。

想想之前我和同学们一脸茫然地在群里互相讨论这些事情的办理问题,就如同一只只迷途而无措的羊羔,没有一份称心的工作就够烦了,再添上这档子事情,大家都是愤愤然的。现在办妥了这件事情,算是告一段落。也许接下来又会有新的问题来等待解决,hillway说人生总是会有解决不完的问题,每个阶段总会有每个阶段的烦心事。

让我纠结数月的档案与户口(1)

档案与户口之所以让我如此纠结,归根到底还是工作的问题。

毕业前的几个月就十分焦灼,身在浙江,总想着能尽快在汕头谋一份工作,把三方协议签掉也好安心。但是一直折腾到毕业典礼,我还是没着没落,眼看着寄放在学校的档案和户口即将到期,只好先申请延缓两月,坐上南下的火车。

时至暑假,已经不是找工作的高峰时期,每天盯着零零散散的几个招聘信息。因为并非本地生源,也没有本地户口,硬生生地被当地教育系统拒之门外,私立和偏远地区又不是很好的出路。

在我来到汕头整整一个月的时候,接到了一个录取电话,开始了我的第一份工作,不管别人如何去评价它,我还是心存感激的,因为它给了初来咋到的我一个机会,这个机会让我在每天的公交来回中感到了踏实。它让我近距离接触了和善的潮汕人,了解了潮汕文化,扫去了之前我的很多偏见。

714d3dd0jw1dlfkm0a13ij

但是这并非是一个理想的工作,虽然是我喜欢的职业,它与自己、与他人的预期还有很多的差距,记得那段时间我的qq签名是陈奕迅的一句词:“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

它不能解决我的档案和户口,这些只能指望自己去搞定。在此之前,我对于这两个东西几乎没有任何概念,后来在网上不断地查询相关信息才慢慢理出头绪。这里的人才市场只能代理档案和党组织关系,不像广州可以和户口一起放。本来符合本市户口迁入中心城区的要求,就单单少了可以接收的户口本,只好暂时先打回原籍。至于档案的存放地,之前hillway一直建议我放在家里,这样可以省去学校和这边人才市场的一些事情。我考虑到既然在这里工作还是迁过来的好,于是又一头雾水地给家里的人事局和这边的人才市场打了几通电话询问,有关于党组织关系、工龄、干部身份确认、人事代理收费等一系列的问题。

总是喜欢去回避一些不愿面对的事情,等到最后没有时间的时候才匆匆解决,就这样一直拖到八月底,赶忙找单位盖章签字,去人才市场办理相关手续。三方协议上人事部门(档案接收单位)盖章处是空在那里的,人才市场拒绝在协议上加盖他们的章,而是给了一张《接受毕业生的函》。很奇怪我其他地方的同学为什么在人才市场都是顺利盖章的。我只好抱着试试看的心里,将这份只有一个章的协议书寄回学校。

在校的邵同学帮我在不同的三个地方加盖了学院和学校的章,开了党组织关系介绍信、报到证以及户口迁移证,办妥之后赶忙寄给了我。收到快递之后,我又赶忙拿着材料去了人才市场,本以为终于可以办妥了,结果被告知档案还没有寄过来,随时关注网站,等档案寄到再过来办理,给了我一些要填的材料就回来了。

2011年10月20日星期四

一家医院

昨天下班路过一家医院,它旁边的工地正在热火地建设,以前路过时会想到这家医院怎么会圈这么大块儿地方呢,而且还在市中心。听说这是本市最好的医院,也听说在好医院看病医生态度不好。

昨天医院门口聚集了不少的人,墙体上悬挂着的白布黑字甚是醒目。大大的几个字烙在白布上:红包医院 无良医生。

当时在车上只是一闪而过,过后车上的人开始议论了起来。说汕头的医院都是这样,汕头是个人情社会,汕头办什么事都要送礼,汕头没钱办不了事儿……

有人说起,上次丈母娘要开刀到医院,躺在手术台上左等右等就是不见开刀医生过来,最后急的去找护士。护士瞅了我一眼说,你们有没有给医生红包?

有人问,开刀要给多少钱。

有人回答,那要看哪个部位,像卖猪肉似的不同地方价钱不一样。

接着是一阵哄笑。我塞上耳机,拒绝了车内的纷杂。

一场新闻发布会(1)

下午,我被派以记者身份到市委参加汕头特区三十周年的新闻发布会,这是我平生第一次。因为有写新闻报道的任务在身,之前我还一直担心自己速度太慢,在没有录音设备的情况下,记录跟不上领导讲话的速度。后来和有经验的同事聊天,他们告诉我其实不需要现场记录的,因为之前会给每一位记者分发领导讲话的通稿,只要把通稿拿回来就可以了,发布会就随便听听,不要做出格的事情就好。我顿时恍然大悟,原来以前在电视上看到的新闻发布会还有这一环节呀。

d9a11793cac8acf37ac3fc4f0e51df6c

今天的发布会上,记者席坐的满满当当。快要开始的时候,一个政府的工作人员在我们之间穿梭,找到熟悉的几个人,往他们手中塞一个小纸条。这个环节也有听同事讲过,这些小纸条上是他们之前准备好的题目,到了记者提问的环节,就照着纸条上面的问题来问。记者纷纷举手的时候,内部的工作人员只会将话筒递向他们事先安排好的那几个人。提问环节小记者是轮不上的,首先就是中央电视台那位穿着低胸紧身小黑裙、挎着不知是真是假的lv包包、脖子上戴着金闪闪大吊坠项链的女记者。我想他们是出于万无一失的考虑,场面一派和谐,领导也能十分体面,但是总觉得像是在排演一场戏。

漫长的通稿朗读、又空又大的提问,一分一秒驱散了我刚开始的小紧张,变成了一种倦怠。我的大脑开始放空,漫无边际,很奇怪自己为什么会在这里,在这个半年前几乎与我完全无关的城市,参加一场地方意味很浓的新闻发布会,仿佛自己已经是这里的一员,好像又在漂浮,命运真的是太奇妙了,冥冥之中不知道我又会在哪里了。

晚上我们坐在小板凳上吃饭,调到地方台时新闻里正在报道下午的这场发布会,我故作兴奋地趴在电视机前面给hillway指出哪个就是我,他比较平静,其实我也很平静,只不过是想演演戏罢了。

生活中,大家都在以不同的角色演出不同的戏。

20111020091612128593

2011年10月19日星期三

制服诱惑未遂

下午,hillway抱着一大堆“迟到”的部门制服回来,虽然有些累,但是还是难掩兴奋的表情。还没有顾上吃晚饭,就拿出来试穿,说是要制服诱惑我一下。

上面的衬衣还好,可惜那个西裤的腰为什么这么小呢?hillway费了好大劲才给扣上,穿上不仅勒的难受,而且也没有穿出想象中的效果,一下子就低落了起来。我建议他问问其他的同事衣服是否合适,结果他们得出一致结论是:hillway这几个月吃胖了。他摸摸自己圆鼓鼓的白肚皮,懊恼不已。将原因归结为两点:第一、吃的太多;第二、运动太少。

53c46805tw1dlxtdi9gmfj

接下来,他不仅对任何食物产生愤愤然的情绪,而且随即制定了瘦身计划,晚上八点多邀着我一起去大马路散步。这是我们来汕头几个月第一次天黑以后出门,晚上的风很凉爽,治安好的话,出来走走也挺不错,我们逛到购物中心看了会书,忽然怀念起以前去图书馆借书的日子了。

回到家里,hillway又想起制服诱惑未遂的事情,还是有些耿耿于怀。先是在床上扑通扑通做了几十个仰卧起坐,又在地上呼哧呼哧做了几十个俯卧撑,在我诱骗说一个星期就能瘦身成功的的情况下,这才满意睡去。

2011年10月17日星期一

周末之海滨看海

不知怎么了,这篇日记对于我来说,像是要完成的一篇作业。事情总是不能像预想的那样发展,总有一些情况会扰得我心神不宁,不知所措,也没有什么可去写。本来准备的好好的,现在好像又要去打破计划,重新开始实行另一种我不太情愿的方案,但是权衡利弊之后,也只有眼前这两条路可走了。

晚上在超市我们买了两块生牛排,回到家饥肠辘辘,我往锅里倒油开始煎牛排。还不忘模仿那些西餐店的服务生,问hillway要几成熟。他说:“这不是我想要几成熟的问题,估计怕是你没有那个技术,自己都不知道煎到了几成了,说了也没有用。”

海边

好在拍了图片,来填补我文字的空白。我们周末去了海滨路看海,这是hillway的提议。虽然我对于下午三点出门去看海的提议不太情愿,但是又不想扫人家的兴,就跟去了。

当我走上台阶,感受迎面而来的凉爽的海风时,心情也愉悦了起来。到这里一起吹吹海风,也值了。当视野很开阔的时候,整个人像是被打开了一般,轻松了起来。

海边

虽然我一个人来过这里好几次了,和hillway一起来看大轮船,还是第一次。

海边

海边

海边

顺着这些自制的竹梯,开船的师傅可以爬到岸上来了。相对于后面的那些大船,他们的小木船相对来说比较简陋。其实渔民的生活也有很多的艰辛,总觉得我以前思考问题太过简单了,去羡慕别人的时候,只是看到了光鲜了一面。

海边

hillway说这里离沃尔玛很近,我们顺着海滨路走走就到了,结果一走就走了好久,大概都有八站路的样子,走的我又累又渴。好在他的方位感很强,我们终于走到了目的地,就当周末锻炼下身体吧。我们开玩笑说:要是某某人的话,估计都要大哭一场了。

海边

八站路

以前在学校想着以后要是上班了就可以每天和Jasmine在一起了,到现在上班也有一个月了,总觉得和Jasmine在一起的时间好少好少。每天下班回来做饭吃饭后差不多就八点了,然后我们或者看看电视或者上上网,约莫到十点钟就要睡觉了。第二天醒来就要上班离开,直到下午下班才能见到Jasmine。

周末的早上我俩都想好好休息一下,不愿起来,想好好把上班早起的觉给补上来。第二天的周日,不想再在屋子里度过了,于是我提议到海边去玩玩。Jasmine开始并不同意,她说那里有什么好玩的,还不如去逛逛街呢。

在我们上公交车之前,Jasmine还是决定去海边。其实我们要去的海边,我每次早上上班都会经过那里,都能看到好多人穿着裤衩用毛巾擦着身子,也能看到更多的人在那里做肢体运动。但是旁边的海水我一直都没有见过。

今天领着Jasmine到了海边,一阵阵凉爽的海风迎面而来,吹走了在车厢中捂的热气。

我们沿岸而走,看着海中的大轮船Jasmine兴奋不已,照了不少照片。

看过海,我们要去超市购物。凭我的直觉感觉超市应该离我们不远,于是我提议我们走路去吧。可是走来走去,就是看不到超市的边。不知不觉走了好远的路,身体吃不消,又累又饿的。

最让我欣慰的是Jasmine一直陪着我的身边,虽然嘴里一直在嚷着,可是还是和我亦步亦趋的。我当时想到以前和Jasmine在一起走漫漫长路的情景,一股暖意直达心底。能有一个傻妞无怨无悔地陪着你漫无目标地往前走,这就是幸福。

又走了好远的路,Jasmine对我说:“你今天要是能带我到达目的地,我就佩服你。”

可能是她走得太远了,开始怀疑我的能力了。我鼓足勇气地说:“没问题,再走一会儿就到了。”

我带着她穿街走巷,走了八站路,在我们转角的时候遇到了超市。

海边

坏呆真扯蛋

7acc5915gw1dm5ul48lgzj

下午在公交车上看到这块宣传板,第一印象是不仅被人损坏,还被恶搞了一把。虽然有些娱乐的效果,但是总觉得市民素质很低。

回来在微博上看到有人分享这张照片,他的想法和我如出一辙,我猜想大家的想法应该都不会有太大出入吧。
为庆祝特区成立30周年,我市在金砂东路 金环路 天山路等路段隔离栏安置了户外宣传栏,然而近日发现这些宣传设施受到不同程度损坏,有些人甚至刮花宣传标语,将好好的"环保"二字变成令人啼笑皆非的"坏"与"呆".建设城市靠大家,如此破坏令人叹息!

本来以为事情停留在市民素质的质疑上,结果看到上面有条回复,让我瞠目结舌。hillway看了一眼说:“太扯蛋了。”
“坏呆”并非人为损坏,而是设计者的原稿以体现“一人不环保,环保就会变成坏呆”的含义。

设计师真是太有才了,但是不被人理解反被人曲解的设计算成功吗?你不仅没有达到设计的目的,反而只让人觉得市民素质不高,有关部门管理不力。这份对于汕头特区三十周年的献礼,恐怕拍错地方了吧?

这里的讨论也很热闹,关键词还是“素质”,真是让人无语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