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日星期一

初读《金瓶梅》

总觉得自己读书太少,乘着有空闲的时候,忽然想起一本奇书《金瓶梅》。之前只是道听途说些旁人对此书只言片语的评价,而自己从未通读过,于是从网上下载了崇祯原版足本插图版来看。

断断续续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把近900多页的《金瓶梅》看完了,刚开始是认认真真逐字逐句地看,到后来总是很好奇各个人物最后的结局,便开始囫囵吞枣,一目十行,跳过官场往来描写,只看西门庆家长里短,到最后里面的人物一个个死去,整个小说的色调从刚开始的热烈渐渐转温直至凄冷。李瓶儿幼子和她相继死去在其中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也不得不叹服作者十分生动感人的写作功力,能写到让读者的眼泪止不住往下流,从心里十分同情李瓶儿身世处境。能把人看哭,这是《金瓶梅》让我意外的地方之一。

作者以旁观者的角度,冷静地看着西门庆家族里的男男女女为了钱财、为了情欲、为了官位等奔波忙碌,费尽心机,到最后都成为一场虚空,一场悲剧,而门童玳安却成为了整个故事中最大的赢家,虽然并不相信鬼神,但是有时候却又不得不感叹冥冥之中命运的安排。

《金瓶梅》最让人津津乐道的便是这本“淫书”中的情色描写。而细看此书,却发现总是被人提及的情色描写只占整部书极少的篇幅,刚开始看时比较猎奇刺激,到后来却看出了作者透露出的一种悲悯之感,西门庆在众多女性身上疯狂释放自己的情欲,而那些女性也为了自己的情欲或是钱财在西门庆身上寻求满足,倒像是一种相互利用,相互压榨,最后油尽灯枯。

经过通读,改变了以往对《金瓶梅》的误解,在阅读的过程中总会时不时惊叹作者的水平之高,能写出这本小说肯定是阅历十分丰富之人,竟把人情世故看的如此通透。整部小说描写明代市井风情、官商勾结、人情往来,由西门庆一家辐射到整个社会,从单线型叙事结构升级为网状扩散结构。

整部小说人物众多,但是人物刻画却十分生动立体,语言也十分精练传神。比如刚开始总是不明白为何十分富有泼辣的李瓶儿会改嫁西门庆,收起锋芒收起情欲甘为小妾,守着幼子忍气吞声生活,人物塑造前后变化十分巨大,她将西门庆比作“医奴的药”,估计他给了她被征服的感觉,给她归属和心理依靠吧,而西门庆本身也并非仅仅只会到处寻花问柳,无父无母的他在官场、商场和情场周旋,在三十岁左右就积累了巨额身家。而潘金莲在这本书中则是十分阴狠恶毒,她既没有钱也没有子嗣,只能靠着年轻的姿色去吸引西门庆,而偏偏姿色是最不牢靠的,她醋意横生又无可奈何,言语尖酸刻薄肆意发泄情绪,打骂丫头指桑骂槐,常常是为了索要一件衣服、一个头饰、几两银子去迎合满足西门庆的种种要求。倘若站在潘金莲的角度去看,也不难理解其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毫无生硬之感。潘金莲除了没有李瓶儿的钱财和子嗣,也没有那种对西门庆发自内心的爱,而更倾向于自私的索取,到最后在疯狂地索取中耗尽了西门庆,一命归西。

中国古代文学史评价此书是开创了中国古代文人独立创作的白话章回体小说先河,对后来小说创作具有深远精影响。对比清代《红楼梦》发现,确实有很多极为相似的地方。《金瓶梅》把笔触指向普通市井百姓,而非以往小说或话本中的神仙鬼怪,帝王将相或是英雄草莽,琐碎的家庭日常描写十分贴近现实生活,包括里面的服饰装扮还有饮食描写,也可以为研究明代风俗史提供生动的资料参考,得知那个时代的人们都是如何生活的。

未读此书时,谈及《金瓶梅》三字总会遮遮掩掩,而最近通读一遍后,便觉得坦然。以后有时间还要再细读一遍,定再会有新的感悟和收获。

初读《金瓶梅》

总觉得自己读书太少,乘着有空闲的时候,忽然想起一本奇书《金瓶梅》。之前只是道听途说些旁人对此书只言片语的评价,而自己从未通读过,于是从网上下载了崇祯原版足本插图版来看。

断断续续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把近900多页的《金瓶梅》看完了,刚开始是认认真真逐字逐句地看,到后来总是很好奇各个人物最后的结局,便开始囫囵吞枣,一目十行,跳过官场往来描写,只看西门庆家长里短,到最后里面的人物一个个死去,整个小说的色调从刚开始的热烈渐渐转温直至凄冷。李瓶儿幼子和她相继死去在其中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也不得不叹服作者十分生动感人的写作功力,能写到让读者的眼泪止不住往下流,从心里十分同情李瓶儿身世处境。能把人看哭,这是《金瓶梅》让我意外的地方之一。

作者以旁观者的角度,冷静地看着西门庆家族里的男男女女为了钱财、为了情欲、为了官位等奔波忙碌,费尽心机,到最后都成为一场虚空,一场悲剧,而门童玳安却成为了整个故事中最大的赢家,虽然并不相信鬼神,但是有时候却又不得不感叹冥冥之中命运的安排。

《金瓶梅》最让人津津乐道的便是这本“淫书”中的情色描写。而细看此书,却发现总是被人提及的情色描写只占整部书极少的篇幅,刚开始看时比较猎奇刺激,到后来却看出了作者透露出的一种悲悯之感,西门庆在众多女性身上疯狂释放自己的情欲,而那些女性也为了自己的情欲或是钱财在西门庆身上寻求满足,倒像是一种相互利用,相互压榨,最后油尽灯枯。

经过通读,改变了以往对《金瓶梅》的误解,在阅读的过程中总会时不时惊叹作者的水平之高,能写出这本小说肯定是阅历十分丰富之人,竟把人情世故看的如此通透。整部小说描写明代市井风情、官商勾结、人情往来,由西门庆一家辐射到整个社会,从单线型叙事结构升级为网状扩散结构。

整部小说人物众多,但是人物刻画却十分生动立体,语言也十分精练传神。比如刚开始总是不明白为何十分富有泼辣的李瓶儿会改嫁西门庆,收起锋芒收起情欲甘为小妾,守着幼子忍气吞声生活,人物塑造前后变化十分巨大,她将西门庆比作“医奴的药”,估计他给了她被征服的感觉,给她归属和心理依靠吧,而西门庆本身也并非仅仅只会到处寻花问柳,无父无母的他在官场、商场和情场周旋,在三十岁左右就积累了巨额身家。而潘金莲在这本书中则是十分阴狠恶毒,她既没有钱也没有子嗣,只能靠着年轻的姿色去吸引西门庆,而偏偏姿色是最不牢靠的,她醋意横生又无可奈何,言语尖酸刻薄肆意发泄情绪,打骂丫头指桑骂槐,常常是为了索要一件衣服、一个头饰、几两银子去迎合满足西门庆的种种要求。倘若站在潘金莲的角度去看,也不难理解其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毫无生硬之感。潘金莲除了没有李瓶儿的钱财和子嗣,也没有那种对西门庆发自内心的爱,而更倾向于自私的索取,到最后在疯狂地索取中耗尽了西门庆,一命归西。

中国古代文学史评价此书是开创了中国古代文人独立创作的白话章回体小说先河,对后来小说创作具有深远精影响。对比清代《红楼梦》发现,确实有很多极为相似的地方。《金瓶梅》把笔触指向普通市井百姓,而非以往小说或话本中的神仙鬼怪,帝王将相或是英雄草莽,琐碎的家庭日常描写十分贴近现实生活,包括里面的服饰装扮还有饮食描写,也可以为研究明代风俗史提供生动的资料参考,得知那个时代的人们都是如何生活的。

未读此书时,谈及《金瓶梅》三字总会遮遮掩掩,而最近通读一遍后,便觉得坦然。以后有时间还要再细读一遍,定再会有新的感悟和收获。

2019年3月19日星期二

终于在国内上Google了

公司外派到深圳出差,订的酒店离罗湖口岸很近。酒店的外形并不起眼,走入大堂也就那样。不一样的是进入电梯,最下面的0层,我恍惚了好久。我和同事说这里首层是0层啊。他说,这是学香港的。然后他又说,你看没有4层。我往电梯按钮面板看,发现3的上面不是4,而是3P,不禁让人乱想啊。

走进房间,连上酒店wifi网络,让我输入房间号,浏览器弹开的网址竟然是Google的,我差点以为自己看错了,关掉浏览器自己手工输入了Google网址真的可以连上啊。后来又试了YouTube和Facebook都能正常打开。我很不解地问了同事,他说这个是涉外酒店,一般涉外酒店都能正常访问外网的。我问他通过什么方式,他说可能在电信部门正常备案了吧,开了网口。也不知真假。

2019年3月13日星期三

爱丽丝2周岁记

爱丽丝2岁了,现在能和她简单交流了。前几天在车上把刚买的爆米花撒地上了,Jasmine揪了她耳朵,她回来和姥姥说:“妈妈打,耳朵痒,冒汗。”

现在体重13.5公斤,身高94厘米。我们拿出来宝宝标准身高体重表出来发现她超标了。

她现在比较粘我,早上看到我去上班总是嚷着不让我走。中午都是奶奶哄她睡觉的。

生日这天,我打开手机看到爷爷发来的信息说,爱丽丝夜里发烧了,37.5℃。当我看到她时精神不错,量了体温没有发烧了。爷爷说,早上6点半就起床了。不知道为什么爱丽丝和爷爷奶奶睡就起的很早。

中午去看爱丽丝,她已经睡着了。我坐在床边看了一会儿,爷爷打开门从外边说:“小宝还烧吗?”我用手势嘘他。接着爱丽丝就醒了,一直到2点多我去上班都没睡。

下午我下班看到爱丽丝脸上有红疙瘩,她总是说身上痒,没什么精神想睡觉。晚上我们订了个饭店晚上给她庆生的。还没去饭店她就睡着了,用小被子盖着。我们吃过饭她醒了,给她留的几样东西,她都不吃。

抱着她去了楼下的儿童游乐场,买了10块钱的游戏币,她和姐姐玩了摇摇车和旋转木马。

回家后我们开始吃蛋糕,唱生日歌的时候她一直在鼓掌,显得很开心。不过蛋糕也只吃了两口。

爱丽丝过生日爷爷奶奶给她买了一双皮鞋,姥姥买了一个玩具娃娃,可以换衣服还配了个小奶瓶。她很喜欢,拿着奶瓶为宝宝喝奶。

晚上睡觉前爱丽丝脸上脖子身上又起了很多疙瘩,我们给她抱去了医院。医生说皮肤过敏了,是荨麻疹,开了一盒开瑞坦,一天半颗,吃过药爱丽丝就睡了。

2019年3月6日星期三

《流浪地球》观后感

《流浪地球》上映了大半个月才去看,号称中国第一部科幻电影,影评中无不表现出国人信心满满的自豪感。

看过电影才发现这哪是科幻啊,科幻只是个幌子,整部电影没什么科幻的大场面,仅有的大场面也仅是静态的背景而已。所谓的几个科幻元素:“地下城”和当下城市没啥区别,只是在地下罢了。流浪后的“地球表面”相当于喜马拉雅山,除了冷和雪什么都没有,白茫茫一片,造景成本应该很低。木星出现了若干次,也就大老远看着轮廓和外延的大气层,没有进一步的想象了。

总体来说电影的情节还算连贯,但是BUG很多。没想到吴京是男二号,戏份太多了。他所在的空间站几乎没什么人,能一个人跑去控制室把空间站给开跑了,也没人拦着。后面引燃木星的情节,好多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没点着,最后是吴京开着空间站利用自带的燃料点燃的。如果一开始吴京能想到开空间站去引燃木星,之前那些人就不用白忙活了。不过白忙活这段情节是电影的高潮,调动了全部出现的演员去煽情,若没了就达不到想要的效果了。电影中最大的反派是个机器人,这完全抄袭了《2001太空漫游》了。

电影看完了,没觉得是部烂片,在当下烂片满天飞的时代,能有一部把故事讲清楚的电影也算难得了。我并不觉得它是一部科幻电影,乃至好的科幻电影,很反感电影与爱国主义挂钩。

2019年3月5日星期二

《金瓶梅》观后感之一

三十多年来第一次读《金瓶梅》,目前只读了十分之一,长篇小说在读的时候就会有想法,等全部读完好多想法又不一样了,所以想边读边记录下自己的想法。

这么多年为什么没有看过《金瓶梅》呢?我觉得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正宗”的教育体系都故意忽略它,在学校老师几乎没提起过它,好多人又“谈金色变”,导致《金瓶梅》的推广度不够;二是《金瓶梅》几乎等同于禁书,市面上很难获取,即使有人想看个究竟却又得不到,只能作罢了。

有人说《红楼梦》抄袭了《金瓶梅》,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两者的框架真的是太像了,说白了骨架是一样的长的肉有区别。看起来《金瓶梅》的作者更老练,语言驾驭起来更自由,更接地气,尤其是穿插其中的诗歌,水平比《红楼梦》高级多了。更让人惊叹的是《金瓶梅》中的金句连连,有警示的有描物的有抒情的,好多句子记下来写作文时用上会讲究很多。

读《金瓶梅》困难的地方是好多词不知道什么意思,比如“恁”、“梳笼”等,没人解释,看起来很吃力,我在看的时候一直在幻想如果有蒋勋在旁边讲解该多好啊。看来《金瓶梅》是值得多看几遍的,看一两遍肯定好多地方看不懂啊。

2019年3月1日星期五

《吐槽大会》观后感

《吐槽大会》每期会请几个三线的小明星参加,再加上几个自己节目组里面的几个人,节目的形式是每个人轮流上台把台上的人都讥笑一遍,一般同样的笑点被上台的人所共用。

我和大家一样都是奔着明星去的,看明星怎么说和被说的,看了几期发现上面的人都还挺能说的,为自己的口才汗颜。

看到后面才知道他们上台前会准备好长时间,都不是脱稿的。我开始以为脱口秀是即兴演出的,没想到也是都编排好的,台词都是别人写好的。这个时候我心里平衡了,对节目里能说会道的人又开始藐视了。

节目整个看下来还是很过瘾的,相当于明星群口相声,笑料很多。但是觉得每个人吐槽的内容太雷同了,也不敢吐槽更深层次的东西,总是集中在表面。

我看不惯这个节目的一点是对女性不尊重,说张绍刚是“胖老娘们儿”,总拿女性的年龄和婚姻开玩笑,这样的笑料我是笑不起来,觉得恶心。

看了十几期节目,对以后得节目也没什么期待了,节目形式固化,内容的质量不高,新鲜感过了也就没啥兴趣了。

2019年2月24日星期日

第一次经历地震

早上我在餐桌边陪着艾莎吃蛋炒饭,她像往常一样不紧不慢地吃着,突然我感觉到楼在晃动,艾莎明显也感觉到了,抬起头看着我,有点惊恐,整个过程持续了二三十秒左右。我当时还没想到是地震,以为我们住的房子太老了,有25年了,而且在马路旁边,大货车走过引起了房子震动。之后在微信里看到大家说是地震了。

下午放学接艾莎,她说:“老师今天让我们看了地址的电视,好吓人啊,房子都倒了,人也死了。”我安慰她地震很少的,有的人一辈子都经历不到。

吃过晚饭8点多,Jasmine说有点累躺在床上休息,我和艾莎在客厅看电视。突然客厅的吊灯晃了起来,艾莎和我都知道地震了。不过这次持续很短,10秒钟左右。艾莎不淡定了,她说:“老师说地震了不要待在屋子里要去广场。”于是我带着她下楼了,在楼下转了一个小时。

后来上楼时她很担心:“爸爸,地震还有吗?”我只能安慰她今天都发生了两次了应该没有了。

晚上睡觉躺在床上回想起今天的地震经历还是心有余悸,万一发生了大地震,楼倒了,跑都来不及。人在自然年前真的好渺小!

注:这次地震发生在2018年11月26日。

2019年2月23日星期六

2019年过年回家流水账

今年本来没有打算回家的,我姥姥的病从五一确诊一直拖到了春节,我妈想让我们回家看看,以后老人不在了他们也很少回家了。

这次回家Jasmine有点不情不愿,但是也跟着回去了,在这里要感谢她的支持。

回家第一件事是买票,一开始都没想到能买到票。抢了几天都没抢到,放票时间一到票立马就没了。之后听说有抢票软件,于是填了个日期放在那里,没报什么希望,没想到它竟然抢到龙川到潢川的卧铺票了,燃起了我回家的热情。但是回来的票更难抢,我用抢票软件预定了龙川、漳州、赣州、南昌中转的方案,抢了几天都没抢到。Jasmine发话说回来的票抢不到就不回去。最后回来的票是我妹夫换了几个抢票软件抢到的,我的那个一个都没抢到。看来不同抢票软件还不一样,春运期间还是用软件吧,自己去买真的太难了。

我们是2月2日坐的火车卧铺,13.20的车,我们12点从家里出门,打车去火车站十几分钟就到了。

将近5点到了龙川,我们下车去吃饭,找到一家华莱士,第一次吃以为和肯德基差不多,没想到差那么远,鸡腿炸黑了,鸡翅烤焦了,土豆条有手指那么粗还很咸,唯一的优点就是便宜。

吃过饭返回火车站候车厅,等了一个多小时坐上8点20分的火车。爱丽丝睡不着,一直到11年多才睡,12点又醒了,给她看动画片到3点才睡觉,早上6点钟车厢就开灯了好多人跟着就起床了,爱丽丝本来还想继续睡,车厢太吵了也没有办法睡下去了。

11点多我们下火车,爷爷奶奶已经在外边等我们了。给我们拉回家,吃过中午饭就睡觉了,一直睡到下午5点。晚上我们去三姑家吃的晚饭。

第二天就是大年三十了,今天和我爸去给爷爷奶奶的坟上烧了纸钱,好多年没回去了。

吃过午饭洗了澡洗了头,不知怎么的下午起床身体有点不舒服,有点冻凉的感觉。

晚饭是和隔壁家一起吃的,吃过饭放了烟花。本来要看春晚的,艾莎和爱丽丝都不爱看,她俩非让看动画片,我们看到9点,困得不行,都睡下了。

正月初一,因为我爸妈睡楼下,因为一楼是商铺门面,开门得早,他们6点半就起床了。我们7点多也跟着起来了。一直快到10点,我家亲戚都上门来拜年了,然后我们跟着去亲戚家拜年了。中午在家吃的饭。

初二我妹一家人过来拜年,吃过午饭他们非要去县城玩。我没有去,闭着眼睛都知道没什么好玩的。他们1点多出门,没想到2点就回来了。说是太冷了,也没什么好玩的,就去河边的桥上走了走。

初三早上去姥姥家,看到我姥姥身体好瘦,手却很热,说话的思路很清晰。姥姥的病我们也无能为力,不知道该说什么,让她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也只是说说,一辈子辛苦没过上什么好日子。因为中午我们家亲戚聚餐,在姥姥家没呆多久就回去了。

中午我们堂兄弟5个人坐在一起,菜没怎么吃,主要在谈我三叔被人照顾的事情。我三叔和三娘无儿无女,生病什么的没人照看,一直谈到晚上5点,最终确定由大哥照顾,三叔的唯一的遗产住的房子给他。

初三晚上我们去我妹父母家拜年,聊了好久,几个小孩在一起很开心。

初四早上开始下雪,我们去县城走亲戚,一下走了4家。吃过午饭就回来了,太冷了。

中午我们收拾行李要回汕头了,把爱丽丝的衣服、奶粉、纸尿裤留下,心里有好多不舍,但是也没什么办法,我姥姥需要人照顾,我爸妈没办法走,只能把爱丽丝留在老家了。

傍晚的雪下的更大了,晚饭是隔壁亲戚请我们吃的,吃过饭放了好久的烟花。

初五早上我妹一家人要回北京了,路上的雪还没有完全化。中午我妈接到通知说我姥姥不行了,赶紧过去了。晚上我们自己做的饭。吃过饭Jasmine把爱丽丝的东西又重新放回皮箱,我们要带她一起回去了。幸好她坐火车不用票,不然临时买票也买不到。

初六早上6点钟就起床了,吃过挂面,去到火车站才7点,一直在车上等到8点半才去候车室。火车晚点20分钟,因为和下一班火车时间间隔才1个小时,一直有点担心。还好最终只晚点了半个小时,赶上了下一班火车。

我们在赶火车的时候,Jasmine不小心把一包装吃的袋子掉到火车下面了,工作人员很紧张还以为是孩子掉下去了。最后他们用钩子给钩了上来,我们的晚餐有了着落。

没想到这趟临时火车没有空调,每个车厢只有一壶开水放那里,很快就会凉的。我赶紧泡了两碗面吃。吃过面还是冷,和Jasmine去餐车买了份盒饭30元,就一个鸡腿一些青椒一点榨菜,很不好吃。

还以为爱丽丝睡觉很麻烦,没想到10点钟睡着了一直睡到早上7点。

8点多踏上汕头的土地,感觉真好,一点儿都不冷了。

这次过年回家,首先感觉好冷,冻得我总是坐在被窝里。完成了两件事商讨我三叔的事,看了我姥姥。以后也不知道多久再回去了。

这么多年家乡几乎没什么变化,也就多了些新楼房,总体还是很落后。上高中时还幻想着县城铁路修通能有大发展,厂房建起来,道路宽起来,还想着回家工作。出去了这些年给我的感觉就是,与其抱残守缺地期望一个地方发展,不如自身改变去往更好的地方。要想赚钱还是要出去,到大城市沿海地区去,那里工资高消费并没比老家贵太多,省吃俭用总能攒下来钱。在老家赚钱少不说,一年送礼的钱要花不少。出去几年我是越来越不想回去了。

《乌龙山伯爵》观后感

开心麻花来汕头了,Jasmine很兴奋,她很喜欢看它的电影。

这次要上演的是《乌龙山伯爵》,这部话剧的票价在优惠网站上经常看到,觉得应该也不错,不然为啥总是推荐呢。

我们带着艾莎一起去看的,上次带她看音乐剧《爸爸的信》她很爱看,以为这次她同样会喜欢。没想到她看到半个小时就要回家,为了不影响Jasmine看戏,我领着她出去转了好几圈。

我大概看了80%的内容,总体来说很不喜欢,尴尬的笑料、堆积的段子、夸张的情节都看起来很不舒服。我喜欢看实实在在的真性情的故事,很讨厌浮夸的东西。这些年看了开心麻花好几部电影,都是以荒诞的前提为背景,《夏洛特烦恼》的时空穿越、《羞羞的铁拳》的男女互换身体、《西红柿首富》的天降横财、《李茶的姑妈》的男扮女装。这几部电影没有一部的金钱观是我认同的。

说回《乌龙山伯爵》,看情节都知道是为沈腾和马丽量身定做的,当然汕头的演出换人了。男主很贱,没什么能力,就是傻得实在。女主漂亮有实力,一味为男主付出。

我不想谈扯淡的情节,吐槽下名字,刚开始以为是英国背景,没想到“伯爵”是“脖子挖掘”。那个《夏洛特烦恼》还以为是男主的名字叫夏洛特。创作人员总是把才智用在不该用的地方,我觉得迟早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