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标签为“路遥”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路遥”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2024年3月7日星期四

路遥《人生》读后感

上次读路遥的作品还是《平凡的世界》,这部小说分为上中下三册,当时看了好久才看完。看过后觉得写得很好,作者描写农村和农民的生活既真实又地道,但是我并不太认同作者「人定胜天」「老实人天不负」的理想。在《早晨从中午开始》里知道了他写过《人生》这部小说,还获了奖,却一直都没有读过,这次在图书馆正好遇到就读了起来。

读之前没有期望它会很好看,没想到读起来却欲罢不能,小说的故事情节很吸引人,写的虽然还是陕西农村里的故事,也是些稀疏平常的事情,但在作者的笔下讲得有声有色,读起来如身临其境,能深切感受到书中人物内心的微妙变化。这部小说的故事很紧凑,几乎没有转场,每处情节接得很紧,看起来很过瘾,也不用怎么动脑子,很想快点把故事看完,看看下面发生了什么。

《人生》分为上篇和下篇,上篇讲农村,下篇讲城里。我觉得上篇比下篇写得好太多了。上篇写的是主人公是一名农村的代课老师,莫名被人顶替,被迫要下地干活。他是一个恃才傲物的人,不甘心当农民,但又没有办法。这时村里一直爱慕他的姑娘出现了,适时给了他精神慰籍和爱情甜蜜。让我看到了主人公对待不公的痛苦和不甘,面对爱情的陶醉,对未来的雄心和抱负。下篇写的是他走后门去了城里工作,为了前途理想抛弃了农村姑娘,与城里的姑娘好上了。后来被人举报,被退回了农村,爱情事业双失意。上篇写得很缓很美很真,下篇写得很急很粗。

《人生》的人物不多,故事也很简单,主要描写农村出身的男主和两个女人的爱情纠葛,让我们看到了高中毕业生不甘心当农民的内心纠结,奋力反抗,痛苦挣扎,最终还是成了农民。

如果这本书在我年轻时看的话,我会把它奉为圭臬摆上神坛,书里有很多积极向上的理念,认为人就应该老实本分,要脚踏实地,世上好人多恶人少,老实不吃亏,老天是公平的,党的政策是对的,未来是美好的……但是现在我对这些说教不以为然,农民为什么注定就是农民,为什么要一辈子困在农村。农村并没有作者说的那么单纯,也没有那么美好,贫困不值得赞美。

作者一方面说走后门违法乱纪不对,当领导的叔叔理应不该帮扶侄子谋工作,另一方面城里人被父母安排进机关单位却是理所当然。难道城里人的孩子就应该在城里工作,农村人的后代就应该当农民?作者一方面赞美农村和农民,另一方面又说农民和城里人是两个不同的阶级,是无法逾越的鸿沟。当个农民就该老老实实当,不应该有非分之想,不然会受到老天的惩罚。诺,你看,主人公不就是现世报了么。

2013年6月5日星期三

读《平凡的世界》

最近我在看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这本书我差不多看了两个月,每天中午看一个小时。

在看书的过程中总会有这样的感触那样的感叹,想着等看完全书再仔细打理杂乱的思想。今天看完了整部小说,合上书,却又觉得没什么可说的了。

《平凡的世界》我大约在初中时见到有同学在看,一直以来都未曾看过。也偶尔听人说起过路遥,说他的苦,他的才。直到去年看了一篇路遥的创作笔记《早上从中午开始》,才理解了路遥,心想有空一定看看他的作品。于是就看了他的名著《平凡的世界》。

我在看书之前不明白作者为什么起这样的书名,看完全书之后也还没弄懂。难道是因为小说中的人和事很平凡?

小说描写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到八十年代中期中国社会尤其是农村的变迁。如果对这一段历史不太了解的话,看这部小说时会略感吃力,你总得把自己的思维融入到那时的情景中。还好作者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引领着我们步步深入,而无感生涩。

从《早上从中午开始》我知道作者是一个认真坚忍的人,他这写这篇小说是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完成的。而小说中的几个主要人物秉承了作者的风范,艰苦朴素而又积极耐劳。

我自始至终不赞成作者的世界观,小说中所宣扬的意识形态我并不接受。现在来看有些勉强作者了,活在那时的人们有谁能解放思想?

书中描写了田家姐妹分别喜欢上了陈家兄弟,这两段感情的描述让主人公纠结,更让我纠结。这种事情恐怕只能在艺术作品中出现吧。

小说的主人公孙少平,我不太喜欢他,虽然他爱学习爱看书,有力气又能干,不安份当下的生活,憧憬未来。但是这种人在生活中终究被埋没,因为他太纯真,不懂“中国”的生活。从这点看,书中描写的人情事物是真实生活中的精简。但是作者力求真实反映那时的生活,用极其朴素的语言来呈现。从这一点上,我喜欢作者路遥,不造作不显摆。整部书读下来如沐春风,像在草原上扬鞭策马般畅快。

《平凡的世界》是值得一看的小说,用作者的话来说:“它细致地描写了当时农村的社会生活,这一点就足以使以后的读者仍然要读这本书。我认为,不能因作家对当时的生活做出不准确的认识和结论,就连他所描写的生活本身也丧失了价值。”

读《平凡的世界》

最近我在看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这本书我差不多看了两个月,每天中午看一个小时。

在看书的过程中总会有这样的感触那样的感叹,想着等看完全书再仔细打理杂乱的思想。今天看完了整部小说,合上书,却又觉得没什么可说的了。

《平凡的世界》我大约在初中时见到有同学在看,一直以来都未曾看过。也偶尔听人说起过路遥,说他的苦,他的才。直到去年看了一篇路遥的创作笔记《早上从中午开始》,才理解了路遥,心想有空一定看看他的作品。于是就看了他的名著《平凡的世界》。

我在看书之前不明白作者为什么起这样的书名,看完全书之后也还没弄懂。难道是因为小说中的人和事很平凡?

小说描写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到八十年代中期中国社会尤其是农村的变迁。如果对这一段历史不太了解的话,看这部小说时会略感吃力,你总得把自己的思维融入到那时的情景中。还好作者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引领着我们步步深入,而无感生涩。

从《早上从中午开始》我知道作者是一个认真坚忍的人,他这写这篇小说是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完成的。而小说中的几个主要人物秉承了作者的风范,艰苦朴素而又积极耐劳。

我自始至终不赞成作者的世界观,小说中所宣扬的意识形态我并不接受。现在来看有些勉强作者了,活在那时的人们有谁能解放思想?

书中描写了田家姐妹分别喜欢上了陈家兄弟,这两段感情的描述让主人公纠结,更让我纠结。这种事情恐怕只能在艺术作品中出现吧。

小说的主人公孙少平,我不太喜欢他,虽然他爱学习爱看书,有力气又能干,不安份当下的生活,憧憬未来。但是这种人在生活中终究被埋没,因为他太纯真,不懂“中国”的生活。从这点看,书中描写的人情事物是真实生活中的精简。但是作者力求真实反映那时的生活,用极其朴素的语言来呈现。从这一点上,我喜欢作者路遥,不造作不显摆。整部书读下来如沐春风,像在草原上扬鞭策马般畅快。

《平凡的世界》是值得一看的小说,用作者的话来说:“它细致地描写了当时农村的社会生活,这一点就足以使以后的读者仍然要读这本书。我认为,不能因作家对当时的生活做出不准确的认识和结论,就连他所描写的生活本身也丧失了价值。”

2013年4月14日星期日

《平凡的世界》观后

为了远离手机和电脑的辐射,又不至于使自己无事可做,便想起看书来,于是催促hillway快快去图书馆,可是具体借什么书又成了难题。久未看书,还是找小说来读比较有意思,但又要积极向上,轻松愉悦的那种,不然一会儿毛骨悚然,一会儿泣涕连连,对小熊仔的发育估计也不好。

去年,看过路遥的一本书,书名很有意思:《早晨从中午开始》,乍看起来像是描述我们这些放假在家的人一屁股睡到中午不肯起来。翻开一看实则不然,讲述的是他创作《平凡的世界》的经过,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认真,严谨刻苦的精神。那么花费如此巨大的心血写成的作品,读一读应该不枉花费时间。

《平凡的世界》分为上中下三册,刚开始hillway只借来上册给我看,还有两本育儿宝典,育儿的知识以前大都看过,很快就翻完了。没想到《平凡的世界》倒很合“胃口”。书中的故事发生的年代离我们比较遥远,但作者行文很顺畅,呈现出来的人物情感也容易让人认同,感同身受。于是又催着hillway赶紧把另外两册书借来给我看。

同样是很轻松顺畅的读书感受,文字浅显易懂,不用费很大的脑筋。但又时不时被作者带入故事情节中,为书中的人物际遇动容,同他们一起难过,一起高兴。

《平凡的世界》讲述的是平凡的人们再普通不过的生活,随着时代的变迁,曾经贫苦不堪的孙玉厚一家人渐渐过上了充裕的生活,曾经的苦难与辛酸都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冲刷。合上书以后,总有一个人物在我的头脑中挥之不去,就是孙少安的妻子秀莲,很喜欢这个人物,心中总为她叫苦。细想来,书中生活不幸的人也有好几个。李向前失去了双腿,田晓霞失去了生命,却为何独独纠结于秀莲呢?惋惜是付出了艰辛与情感后的虚无吧,留下了那么多她多想好好拥有与享受的生活呀,可叹!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为了远离手机和电脑的辐射,又不至于使自己无事可做,便想起看书来,于是催促hillway快快去图书馆,可是具体借什么书又成了难题。久未看书,还是找小说来读比较有意思,但又要积极向上,轻松愉悦的那种,不然一会儿毛骨悚然,一会儿泣涕连连,对小熊仔的发育估计也不好。

去年,看过路遥的一本书,书名很有意思:《早晨从中午开始》,乍看起来像是描述我们这些放假在家的人一屁股睡到中午不肯起来。翻开一看实则不然,讲述的是他创作《平凡的世界》的经过,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认真,严谨刻苦的精神。那么花费如此巨大的心血写成的作品,读一读应该不枉花费时间。

《平凡的世界》分为上中下三册,刚开始hillway只借来上册给我看,还有两本育儿宝典,育儿的知识以前大都看过,很快就翻完了。没想到《平凡的世界》倒很合“胃口”。书中的故事发生的年代离我们比较遥远,但作者行文很顺畅,呈现出来的人物情感也容易让人认同,感同身受。于是又催着hillway赶紧把另外两册书借来给我看。

同样是很轻松顺畅的读书感受,文字浅显易懂,不用费很大的脑筋。但又时不时被作者带入故事情节中,为书中的人物际遇动容,同他们一起难过,一起高兴。

《平凡的世界》讲述的是平凡的人们再普通不过的生活,随着时代的变迁,曾经贫苦不堪的孙玉厚一家人渐渐过上了充裕的生活,曾经的苦难与辛酸都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冲刷。合上书以后,总有一个人物在我的头脑中挥之不去,就是孙少安的妻子秀莲,很喜欢这个人物,心中总为她叫苦。细想来,书中生活不幸的人也有好几个。李向前失去了双腿,田晓霞失去了生命,却为何独独纠结于秀莲呢?惋惜是付出了艰辛与情感后的虚无吧,留下了那么多她多想好好拥有与享受的生活呀,可叹!

2011年12月29日星期四

苦苦的路遥

知道路遥是很久以前,大概是我在上小学或是初中那会儿。也听说过他的小说《平凡的世界》,可一直都没有看过。偶然看到了他的一篇散记《早晨从中午开始》,本想着只是随便翻翻,没想到让我欲罢不能。

看完才知道这是作者写完《平凡的世界》后的创作笔记,没想到作者写了有五万余字。这时我才知道作者创作过程的艰辛、辛苦、认真、执着……一部小说构思十年,写了四年而成。

路遥

看到当中我真的好心酸,不忍看下去:“作者对自己太狠了。”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路遥,忍受寂寞,忍受饥饿,忍受蜚语,忍受疾病……

他几乎是个超人,万般皆能忍受。但是他实实在在是个平凡的人,如他平凡的世界中人物一般平凡,他没有超人的能量,有的只是心中的信念,靠着这个信念苦苦支撑,一点一滴的写下血泪的文字。

当我向Jasmine诉说路遥创作的痛苦时,她欣然同意,然后说:“其实别的作家创作的过程也是这般苦楚的,只是路遥写下了罢了。”

我,敬仰路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