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标签为“亲情”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亲情”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2019年4月19日星期五

《无名之辈》观后感

最近看了几部国产电影,《飞驰人生》和《新喜剧之王》是用2倍速率看的,《无名之辈》是用1.25倍速率看的。现在看电影真的很方便,对于情节缓慢叙事拖拉的国产电影用倍速播放就像吃快餐一样快捷。

《飞驰人生》是韩导的第三部电影了,拍了这么久都没什么进步,一味地抖机灵说段子,演员在表演的时候就不尴尬吗?看完电影只记得一千多道弯,情节根本经不起推敲。

《新喜剧之王》的亮点就是有几处夸张的情节让我们看到了昔日港片中无厘头的味道,其他的一无是处。这样的一部烂片也配叫做“喜剧之王”,为什么不叫“跑龙套之王”?

《无名之辈》不该和上面两部放一起说的,只是刚好一起看的。它是不错的一部国产电影了,情节紧凑,逻辑通顺,除了有几处夸张的桥段外,整体来说很好了。电影让我们看到了亲情和爱情都是那么自然,现实又有这样和那样的缺憾。

2017年11月27日星期一

《寻梦环游记COCO》观后感

最近很想看电影,最近上映的电影都没兴趣,前几天看豆瓣有部名为《寻梦环游记》的电影评价很高,据说是2017年最好看的电影,虽然电影还没有正式上映已经有900多人给电影打了9分多。

过了几天电影上映了,我看到评价的人数从2000到10000,再到20000,电影的打分仍然高居9分。于是,很像看它了,虽然对它的了解不多。

在看电影前我一直记不住它的名字,总是会说成“飞屋环游记”,潜意识中认为是类似的电影。

看了电影才知道讲的根本不是小孩子寻求音乐梦想的故事,音乐只是个引子,主要讲的还是家庭亲情。最让我震撼的是,电影描绘了一个新的世界,亡灵的世界,或者说人死后的世界。以前的文化总是把它简单地称为“地狱”或“天堂”,极苦和极乐,没想到电影中的亡灵世界和现实世界没什么两样,依然是这样的壮阔、复杂、丰富及三六九等。

看电影前我还想着让小熊仔和我们一起看的,反正是动画片,即使她看不懂也可以看个热闹。看过电影很庆幸没带她过来,整部电影都是骷颅,胆小的小孩肯定是不敢看的。

我觉得这部电影不好的地方有两处:一个是片名起得让人摸不着头脑,还不如直接英文翻译叫《可可》,或者直奔主题叫做《亡灵节传奇》,可能电影方考虑的是“过审”的原因吧;第二个是我看的是国语配音的,连歌曲也给翻译了,可是音乐真的很一般,至少把标榜的音乐梦想里的音乐做的更动人更精彩些吧。

日历就要翻到12月了,突然感觉时间过得好快,2017年很快就要过去了。翻看日历的时候发现每页的角落里都有几句话,看到了一首诗:少年云溪里,禅心夜更闲。煎茶留静者,靠月坐苍山。 几句话营造了一个苍凉的世界。

2011年7月27日星期三

有空给家打个电话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给爸妈打电话失去了耐心。

记得刚上大学时,每隔三四天总是会给家里打个电话。这可能是我第一次离开家这么远这么长时间,总是会想着“家”里现在发生了什么呢。

听到熟悉的声音,先是爸爸然后换成妈妈之后还有妹妹,每个人都会说上几句话。时间差不多了,长途费也不便宜,也就匆匆挂了电话。虽然整个过程并没有带来充裕的信息量,但是当时的我会在剩下的几天心安理得地知道家里最近过得还好。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给家里打电话的时间间隔明显拉长了,长到几乎都忘记了“上一次”是什么时候打过电话。也会接到我妈打过来的电话问我:“最近忙些什么呢,怎么也不打个电话回家?”我只能骗他们说:“这几天太忙了,忘了打电话了。”我妈会和我说,学习不要太用功,吃好点注意休息。

渐渐地越来越感觉到爸妈在电话里的“烦”,总是问些无关痛痒的问题:今天吃了些啥?吃水果没有?今天天冷要多穿些衣服……我总会说:“知道了,知道了。”

有时挂了电话突然又后悔了:为什么刚才会那么讲话,那么匆匆,那种态度。

这难道就是所谓的“代沟”吗?这就是所谓的“长大了”吗?是因为爸妈老了、琐碎了,还是自己大了、不耐烦了?

分享一部《What is that?》的短片,当你被问了21遍“那是什么?”时,你该怎么回答?


【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