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标签为“双拼”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双拼”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2022年9月8日星期四

读吴军《数学之美》之双拼输入法的笔记

输入法的快慢取决于汉字的编码长度和寻找这个键所需的时间。汉字的编码分为两个部分,对拼音的编码和消除歧义性的编码。比如,用26个字母对应拼音,用十个数字键来消除歧义。

也就是说输入法快慢有三个因素:1、汉字编码长度。2、消除歧义性编码。3、寻找这个键所需的时间。

双拼输入法的问题:1、双拼输入法增加了编码的歧义性,键盘上只有26个字母,可是汉语的声母和韵母综合却有50多个,很多韵母不得不共享一个字母键。增加歧义性的结果,就是得从更多候选汉字中找到自己想输的字,也就是增加了消除歧义性编码的长度,不断的重复着「翻页,扫描后续字」的过程。2、它增加了每一次击键的时间,因为双拼的方法不自然,比全拼的方法多出来一道将拼音拆成声母和韵母编码的过程,拆字的过程会影响思维。3、双拼编码的容错性不好。因为前鼻音后鼻音卷舌音平舌音编码完全没有相似性,绝大多数的人对这些音分不清楚,一个好的输入法,不能要求用户读准每个字的发音。

也就是说双拼输入法,虽然减少了汉字编码的长度,却增加了消除歧义性编码长度和击键的时间。但是我觉得双拼熟练以后形成了按键的肌肉记忆,寻找按键的时间会越来越少,这要靠大量的练习。不过正如作者所说,将一个拼音分成声母和韵母确实会影响思维。熟练掌握双拼输入法的人会不停的提高自己的击键速度,提高拆分声母和韵母的思维。「增加了消除歧义性编码长度」只能交给输入法软件来解决了,但是双拼的用户有限,软件开发者不会花太多精力来做这个事情的。

作者说「研究表明使用各种复杂编码输入法的人在脱稿打字时速度,只有他在看稿打字时的一半到四分之一,因此虽然每个字的平均击键次数少,但是敲键盘的速度也变慢了,总得来看并不快」,这里也就是说编码对思维的影响。

用户选择全拼拼音输入法的原因:1、不需要专门学习。2、输入自然不会中断思维,找每个键的时间非常短。3、因为编码长,有信息冗余,容错性好。

我觉得双拼输入法没有流行的原因有:1、学习门槛高,需要记忆键位,通过大量练习才能真正的掌握。2、对汉语拼音的准确性要求很高,因为双拼编码短容错率低,没有自动纠错功能,按错一个键往往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对于区分不了前鼻音后鼻音,平舌音卷舌音的人来说,使用起来非常困难。3、并没有比全拼输入法打字速度并没有快太多,尤其对于脱稿打字的场景。

读吴军《数学之美》之双拼输入法的笔记

输入法的快慢取决于汉字的编码长度和寻找这个键所需的时间。汉字的编码分为两个部分,对拼音的编码和消除歧义性的编码。比如,用26个字母对应拼音,用十个数字键来消除歧义。

也就是说输入法快慢有三个因素:1、汉字编码长度。2、消除歧义性编码。3、寻找这个键所需的时间。

双拼输入法的问题:1、双拼输入法增加了编码的歧义性,键盘上只有26个字母,可是汉语的声母和韵母综合却有50多个,很多韵母不得不共享一个字母键。增加歧义性的结果,就是得从更多候选汉字中找到自己想输的字,也就是增加了消除歧义性编码的长度,不断的重复着「翻页,扫描后续字」的过程。2、它增加了每一次击键的时间,因为双拼的方法不自然,比全拼的方法多出来一道将拼音拆成声母和韵母编码的过程,拆字的过程会影响思维。3、双拼对拼的容错性不好。因为前鼻音后鼻音卷舌音平舌音编码完全没有相似性,绝大多数的人对这些音分不清楚,一个好的输入法,不能要求用户读准每个字的发音。

也就是说双拼输入法,虽然减少了汉字编码的长度,却增加了消除歧义性编码长度和击键的时间。但是我觉得双拼熟练以后形成了按键的肌肉记忆,寻找按键的时间会越来越少,这要靠大量的练习。不过正如作者所说,将一个拼音分成声母和韵母确实会影响思维。熟练掌握双拼输入法的人会不停的提高自己的击键速度,提高拆分声母和韵母的思维。「增加了消除歧义性编码长度」只能交给输入法软件来解决了,但是双拼的用户有限,软件开发者不会花太多精力来做这个事情的。

作者说「研究表明始终各种复杂编码输入法的人在脱稿打字时速度,只有他在看稿打字时的一半到四分之一,因此虽然每个字的平均击键次数少,但是敲键盘的速度也变慢了,总得来看并不快」,这里也就是说编码对思维的影响。

用户选择全拼拼音输入法的原因:1、不需要专门学习。2、输入自然不会中断思维,找每个键的时间非常短。3、因为编码长,有信息冗余,容错性好。

我觉得双拼输入法没有流行的原因有:1、学习门槛高,需要记忆键位,通过大量练习才能真正的掌握。2、对汉语拼音的准确性要求很高,因为双拼编码短容错率低,没有自动纠错功能,按错一个键往往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对于区分不了前鼻音后鼻音,平舌音卷舌音的人来说,使用起来非常困难。3、并没有比全拼输入法打字速度并没有快太多,尤其对于脱稿打字的场景。

2022年7月13日星期三

双拼学习小记

以前学习小鹤双拼的时候记录下来的,现在整理出来就当割席吧。

键位记忆

小鹤双拼确实好记,每个按键按两次几乎都能拼出一个字出来,这样很方便记忆键位。依次按键盘得到的结果如下:

球为饿软tt云舒吃哦撇
啊送带分更航jj快梁
走下操追滨鸟面

自然码方案下按两次的结果如下:

球ww饿软tt硬舒吃哦pp
啊送dd分更航jj考来
贼写cc追bb您面

双拼与简拼

因为双拼输入第一次是声母第二次是韵母,而简拼两次都是声母,所以它们俩互斥,几乎没法共存,双拼除了个别声韵组合出不来的字可以简拼,其他时候没法简拼。说实话简拼确实很方便,常用语首字母一下就出来了,非常便捷,我现在很依赖简拼输入了。

小鹤与自然码

现在流行的双拼方案大概有自然码、微软、搜狗、智能ABC和小鹤,其中微软和搜狗是自然码的变体,只有几个键不一样,所以双拼方案的阵营大体上有自然码和小鹤。

我想着双拼本来就小众,用的人也不多,以后发展存在不确定性,从通用性和各个平台的支持性来看自然码比小鹤广,即使自然码用不了可以用微软和搜狗双拼來替代,更换成本也不高,小鹤有点单打独斗的感觉。其次是因为,我只想用纯双拼,不加形。我觉得选择自然码的双拼方案比较好,适用范围广,但是自然码好多年没更新了,抵不过小鹤的键位好记。

2021年9月26日星期日

一个月的双拼输入法学习实验

实验时间:一个月
实验目的:学会双拼后来评价下它的优缺点
实验预期 :学会双拼,基本达到全拼的速度

从知道双拼输入法到完全熟练掌握我用了6个月的时间,一共尝试了5次,前4次都失败了。当然这6个月里的前4次我使用双拼输入的时间加起来也就十几天,并没有坚持下去。每次都是心血来潮了把手机输入法调成双拼的模式,用了几天实在是受不了,花太多时间找韵母,全拼那种畅快的输入体验没有了,于是默默的把输入法的输入模式又改了回来。就这样我在全拼和双拼间来回切换,好几次都要放弃了,决定以后再也不学双拼了,但是过不了多久不安分的心又按耐不住了,如此反复就一直没有学成。

学习双拼失败以后总是安慰自己:双拼并不比全拼优秀,全拼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等到那时不用学习就能享受到很好的输入体验岂不美哉?

最后一次还是说服了自己,就当是做了个小实验,打算用一个月的时间学会双拼输入,学会以后从切身体会来看看双拼到底好不好,给自己找了三个理由:

第一个想法:你不掌握它,怎么能更好的评价它呢?现在对它所有的评价都是假说,人云亦云,只有自己体验了才能知道到底好不好。我学会了双拼,到那时如果发现双拼不好的话大不了用回全拼便是,也没什么损失。

第二个想法:我并不比别人笨,我就不信自己学不会。

第三个想法:我的全拼很难再能提升了,我测试过好几次,全拼输入大概每分钟60-80字之间,我就想看一下学会双拼后到底能提升多少。

这次学习没有像之前那样急于求成,而是心态放好了,一天学一点,一天记一点,觉得总能学会的。

这次测试从8月27日开始,把手机和电脑的输入法的输入模式都改成了双拼。

我又拿出来小鹤双拼键位表,一个键位一个键位记忆,把键位记熟。我是按着26键全键盘来记忆的,先把3个特殊的声母记住v=zh u=sh i=ch,接下来就是按着3排键盘从前到后从上到下来记忆:

秋为软月云,o=uo,撇
松带分更航,安快(ing)凉
下草,滨鸟面

其实背键位只是第一步,大概半小时到一个小时就能记住,但是这个离熟练掌握还差远呢。打字的时候刚开始会很慢,因为头脑中要进行转换。比如我要打“好”这个字,如果看着键盘打字,先打声母h,再打韵母ao,键盘上面有声母h直接找到按下就可以了,但是键盘上面没有韵母ao,这个时候我们头脑里就要进行转换了,c就是ao,然后去键盘上面按下C键,于是“好”就打出来了。从打字的过程可以看出,打字卡壳的地方在头脑这个这一步。盲打的话就更难了,头脑里还要不看键盘去想键位。所以刚开始我就是看着键盘打字,给自己降低难度。我发现这样明显快了许多。

手机上用双拼打字好多人建议使用“双键”的键位布局,也就是十四键——26个全键盘按键两个两个放在一起。因为双拼输入的时候敲的按键少,冗余信息少,对按键的准确度要求很高。十四键的按键比26键全键盘面积大,不容易按错。

刚开始用双拼打字不能心急,越急越错,对信心影响很大,如果遇到着急打字的话建议先切回全拼,等不着急了再切回来,千万不能想着双拼几天就能学会,欲速则不达。

一周后

这几天打字明显快了许多,好多键位的韵母思考的时间越来越短,今天测了下自己的打字速度,全拼每分钟70字左右,双拼30-40字左右。不知道恢复全拼的速度要多久。

9月7日

今天差点放弃了,因为工作要写份材料,用双拼打字实在是太慢了,自己的手和脑子打架,我坚持用双拼搞完了材料,累得不行,双拼的学习过程真的不轻松啊。本来就要放弃双拼了,这时我想起来我一个月的测试期还没到,这次如果放弃了,前面几天不是白费了吗。于是又坚持了下来。

今天产生心里波澜的原因我觉得是在电脑上打字的原因,在手机上打字是看着键盘,电脑上总是想盲打,跨度太大,对自信心打击太大,主要还是自己不熟练,增加练习我觉得我可以拿下双拼的。

两周后

使用双拼两周了,打字速度大概每分钟40-50字,基本上使用双拼可以满足打字需求了,再过一周应该可以达到每分钟60字,快要追上全拼的速度了。

三周后

打字的时候还是会卡,尤其是在电脑上打字,因为要盲打,思考的时间会久了点,如果看着键盘打字会好点,但是觉得不方便也不适应。我以前是很喜欢电脑打字不喜欢手机打字的,现在却反了过来。

今天测了下打字速度,感觉比上周稍微增长了一点点,每分钟50多字,接近60字就是还没达到。

一个月后

双拼学习实验结束了,测试了下打字速度每分钟60多字,我又测了下全拼的速度却发现降了一些,打字的时候手指总是会挪到双拼按键上,速度也差不多是60多。看来双拼和全拼没法共存啊。

总结

一开始设想的结果有两个:一个是双拼和全拼打字速度差不多,这时我会放弃双拼用回全拼;第二个是双拼远远超过全拼,如果双拼的输入速度达到每分钟90-100字的话,我会继续使用双拼,这个速度比我全拼已经快了许多,而且我全拼即使再练十年也没法达到这个速度。

这一个月我有几次都要放弃了,要换回全拼了,可是想着实验时间还没结束,逼着自己继续用双拼。

一个月后,双拼输入基本上达到了全拼的速度,可以满足日常打字输入的需要了,但是并没有超过全拼的速度。现在用双拼打字脑子还是要想一下,卡那么一下,尤其是着急的时候会手忙脚乱,这个确实很不爽。

从自身的学习经验来看,双拼学习最关键的是头一个月,这个月无比痛苦,敲键速度明显低于全拼,原因是不熟悉,等过了这一个月就会适应了双拼的输入方式了。我觉得几天就学会双拼几乎是不可能的,至少要一个月来适应。

双拼是复用26个字母按键,相当于把韵母建了快捷方式,但是大脑要记住这种快捷方式的规则,刚开始按的时候肯定很慢,头脑要不停的搜索,熟练之后就会越来越顺手的,但是需要练习和适应。当然这种熟练程度和练习量和适应程度有关。

双拼的优点:击键少,打字速度快。
双拼的缺点:费头脑,学习难度大,不能简拼,没有输入法自动纠错,没有云输入候选。

现在的输入法都是面向全拼做的优化,随着输入法软件越来越智能,全拼输入会越来越好用。双拼本来用户就少,输入法对它优化的不多,优势会越来越少的。

知乎上有个问题“双拼为什么没有普及”,有人回答“因为好多人不知道”,还有人说“因为懒”。我觉得双拼没有普及远不是知道的人少,也不说好多人懒得学,而是全拼满足了输入需要了,绝大多数人用全拼输入就可以了,没必要追求更快的打字速度。输入法就是个把思维变成文字的工具,越少的人为干预越好用,全拼就好比自动波的汽车。

从今天起,我放弃了双拼输入法,双拼比我想象的难学,没有全拼输入直接,而且不能简拼,最主要的是我并不需要打字那么快。

2021年6月29日星期二

双拼输入法问题中的幸存者偏差现象

为了便于表述,我简单的把拼音输入法中的双拼方案简称为“双拼输入法”。

一次机缘巧合,我接触到了双拼输入法。后来在网上查找双拼输入法的资料的时候,关于“双拼和全拼哪个好用”、“双拼有没有必要学”、“双拼输入法有哪些缺点”等问题,发现下面的回答有一个现象:作答者都是支持双拼输入法的,几乎找不到反对的。

难道真的如那些问题的作答者说的那样,双拼输入法非常好用,因为宣传不够导致使用人太少了吗?双拼输入法用的很少,大可从身边的人调查便知,几乎是不用证明的题目。一个东西很好,使用的人却不多,这明显和常理不符。但是为什么会出现上面问答的情况呢?我觉得可能是幸存者偏差。遇到“双拼输入法”的问题,作答者一般都是使用双拼输入法的人,因为不知道或者不会使用双拼输入法的人看到这些题目不知道如何作答就直接跳过了。这样就使得“双拼输入法”下面的回答都是双拼输入法使用者的作答,因为“双拼输入法”和“全拼输入法”的互斥性,双拼输入法使用者都在使用“双拼”不使用“全拼”,无疑是“双拼”的支持者,所以遇到“双拼输入法”的问题我们会看到挺的多踩的少了。

双拼输入法诚然有很多优点,把韵母映射到键盘从而减少击键次数,提高输入效率。但是它也有一些缺点:比如双拼的方案众多没有统一,阻碍了双拼的发展;双拼有一定的学习门槛,如果要熟练掌握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双拼因为输入的冗余信息过少,对汉语拼音的准确度要求更高等。

2021年6月28日星期一

第三次入坑学习双拼的过程

距上次入坑有了一段时间了,又想起来双拼输入法,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学习一种技能总不是什么坏事。

0、选择双拼方案

这次选择了知乎上推荐比较多的小鹤双拼方案,用的人多到时候有问题也好解决。

1、看键盘

找出小鹤双拼官网的键位表,一个按键一个按键的记对应什么韵母,声母只需记zh、ch、sh这三个,先把简单的解决了。

然后看韵母,看键盘韵母都在什么位置,这时候助记歌很有用。这里我走了些弯路,之前什么都不背,把输入法调到双拼就开始输入了,想偷懒,通过长时间的练习来记住韵母的位置。这种方法有个问题,每次输入韵母都要去找好久,非常打击自信心。通过助记歌稍微记下韵母的位置,找的时候就没有那么辛苦了。这里我建议花上一个小时的时间去记忆韵母键盘的位置。

最后找张白纸,默写每个键位的韵母。基本上记住了,达到指出一个字母可以说出它的韵母了。

3、练习练习再练习

记下了韵母的键盘位置接下来就是不停地练习,把手机和电脑输入法切换成双拼的模式,开始艰难地练习之旅。

4、双拼从练习到放弃

6月23日,今天开始学习,大概花了半个小时记键位,然后在纸上写下26个字母,让自己写出每个字母对应的双拼韵母,试了几次几乎记住了韵母的键位了。接下来开始练习。

一天用双拼估计打了几百个字吧,能打出来就是很慢,打的时候老去花时间去找韵母,用打字软件测了下速度,大概每分钟二三十个字。

6月24日,继续练习,觉得没什么长进,手总是不自觉的按到全拼那里。

6月25日,打字仍然很慢,打熟的几个字不用想,大部分的几个字还是会想很久,虽然都能想出来对应的韵母,还是很慢。

6月26日,本来我要坚持一周看下自己的学习效果的,现在想放弃了。打字太费脑子了,最主要的是我并不需要那么高的打字速度。

6月27日,这几天在不停的看双拼的相关学习资料,最终决定彻底放弃双拼了,最主要的原因是双拼方案众多,没有统一的方案,各自为政。大家选择小鹤双拼的原因是小鹤双拼开发者还在维护,问题能很快得到解答,社区还在。自然码双拼就是因为开发者不管了,社区没落了。这就是双拼最大的问题,当开发者不维护了,社区不存在了,这种双拼方案使用的就会少了,流行的输入法支持的也就少了。

据有经验的人说,从全拼转双拼比双拼方案转换容易的多,也就是一旦记住了一种双拼方案再转换的话会非常困难。

后来竟然发现了国标双拼方案,和小鹤双拼的键位差别很大。我害怕出现如下场景:双拼方案没统一,我记住了一种双拼方案并熟练掌握的话,如果这种双拼方案没落了,我不得不切换另一种方案,还不如现在保持全拼输入,等时机成熟了再转也来得及。

下面这两段话本来是学习双拼成功后的感言,现在看来有点可笑。本想删除的,留下来看看也好。

我从6月23日开始双拼输入,坚持不切换回全拼,到X日双拼的输入速度已经达到了全拼了,X日双拼已经超过全拼了。

从接触双拼到完全熟练使用双拼,我尝试了3次,前两次都失败了,坚持了几天就放弃了。后来总是会想起来,总是想再试一试,到第三次终于坚持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