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标签为“人物”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人物”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2022年11月28日星期一

我姥姥

我姥姥姓赵,赵家人的赵。

姥姥一共生了5个小孩,前4个都是女孩,最后1个是男孩。因为我妈是老大,舅舅是老五,我舅舅只比我大几岁,他是我儿时的玩伴。

我的童年是在姥姥家度过的,从记事起我每天穿着类似「红孩儿」的红肚兜,光着屁股在寨子里到处跑。

姥姥家的房子很大,正中三间,左右两间卧室夹着一间厅堂。左边一间厨房,右边一间猪舍,前排一间牛棚,屋后一间厕所,这些房间围成了一个院落,偏角落里一口水井,院子里种着两棵梨树。

儿时姥姥家的人口很多,有姥爷、姥姥、三姨、四姨和舅舅,人多很热闹。

姥姥经常带我去参加村里的喜事,那时出一份随礼全家都会出席,不过我作为外孙多少会有闲言碎语,姥姥脸皮厚不顾这些。当时的结婚的场景我都忘的差不多了,只记得新娘子是用一顶红轿子抬进来的,那时我并不关心这些,我最喜欢的撕对联的红纸,然后泡在水里,等着水慢慢变红,给自己涂大红脸。

很长一段时间姥姥家里没有电视机,收音机也是后来才买的,连电也是很久才通的。村子里没什么可玩的,我和舅舅会去田埂边的小水沟玩水玩泥巴,一起爬树摘桑椹,夏天在河里洗澡,冬天在河面上滑冰(也就是在冰面上跑着玩,那时的冰结得很厚)。

我平时最爱玩的就是荡秋千,村子里最不缺的就是树了,姥姥家屋前屋后种了好多树。随便找一条结实的绳子,绑在两棵树的中间就可以玩了,每次我都可以玩好久。

姥姥家的厨房是我最喜欢呆的地方了。我喜欢坐在灶台下的“火笼子”边添加干稻草,干稻草点燃的很快,几乎是一点就着,经常会把火烧到“火笼子”外边来,有次还差点点着了整个厨房。冬天坐在“火笼子”边取暖,看着一大把稻草慢慢被点燃,慢慢地化成灰烬。我和舅舅喜欢在草灰里埋馒头或者红薯,烤了一会儿用木棍掏出来拍拍看熟了没有,没熟的话再放进去继续烤。

一直等我上学我都在姥姥家生活,上小学以后周末和放假还是要被送到姥姥家。后来三姨、四姨相继出嫁,家里的人少了,我只能和舅舅玩了。现在也记不清当时都玩了什么,那时没有电视没有书没有玩具,不知道一整天是怎么度过的。只记得天一黑,家里点一根小小的蜡烛,洗过澡就躺在床上,姥姥给我讲故事。她会讲的故事不多,就那么几个故事反复讲。

我和舅舅也会经常打架,我会抢他的东西,他不让着我。我就抢着跑到姥姥身后寻求保护,姥姥拦着舅舅不让他抢走。舅舅很生气,不和我玩了。

舅舅初中没上完就辍学了,去了大城市打工,我也上了初中,很少到姥姥家了。姥姥有时会来镇上赶集,给我带一些梨。我并不喜欢吃,水少难嚼不好吃。我以为我不喜欢吃梨,直到后来吃到了鸭梨和皇冠梨才知道梨这么好吃。我至今都不知道姥姥家梨的品种。

等我上了高中回家少了,去姥姥家更少了,之后上了大学离开了家乡,去姥姥家越来越少,放了寒暑假和过年过节才会去下姥姥家。

舅舅离开老家出去工作,姥姥就一个人生活,听妈妈说:姥姥走十几里路去隔壁镇剥花生一天赚几块钱;爬树摘梨走到镇上被梨贩子几块钱收了;到田里捡别人遗弃的稻穗打出来的稻子有几麻袋。

前几年我妈说姥姥不舒服,去医院检查患了癌症,儿女都没有告诉她。她不舒服的时候会自己走路去镇上的医院,医生给她挂吊针。后来不知道她从哪里得知自己的病情,就再也没有去医院了,不知道她当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她病重的那年我回了老家。她躺着床上,精神很好,还记得我给她买的牛奶和奶粉(她到后期已经吃不下饭了,只能喝流食)。她拉着我的手说:「你小的时候来家里住都没给你吃好的,每天一碗米饭一颗豆子。」她的手很瘦,只剩下皮包骨头了。

姥姥很疼舅舅,舅舅在外很少回来,平时寄回来的钱都攒下来不花,走的时候又给了舅舅。

听我妈说,姥姥最后时刻在厅堂的地上躺着,舅舅在旁边守了好几个晚上,她心疼儿子,总是说想自己早点走。

姥姥一辈子没享什么福,一辈子都在寨子里没出去过,没有见过外面的世界,没有吃过好的东西,也没几件好看的衣服。一辈子无欲无求,走的时候也没什么积蓄,只是辛辛苦苦来这个世上走了一遭。

2011年9月17日星期六

可爱的师弟

我的师弟是湖北黄冈人,当他自我介绍时,我们都很惊讶地说,黄冈考试很厉害的呀。他笑笑地说,没有以前厉害了。

师弟的行为举止十分低调,不好夸谈,喜安静,懂养生。他的大部分时间是独自在宿舍看书,做研究。有次和他一起吃饭,满大桌子的菜他只略微吃了点青菜和鱼。之后才知道,他从不吃辛辣,不吃鸡,爱吃鱼。

我有事托付给他办的,他都会办好,也不会计较。当然,我自己能办的事情还是会自己去办的。

毕业时匆匆地要走,留下了一大摊子的东西没有收拾。师弟到我宿舍把所有的东西打了五个大大包裹,搬到自己狭小的宿舍里,一放就是三个月。

我私下里想着,如果是谁放这些东西在我宿舍,我会不会看着他们就来气,然后踢上几脚呢?

等我安顿下来,赶紧让师弟把包裹寄过来。等他寄来,我才发现,当时走时给他留下的钱根本不够邮费的。

一辈子能遇到些好人,能真诚相待就好。师弟也该毕业了,但愿他论文能早日做好,找到一份好工作。

62231101jw1dlhsf5m9d8j

2011年9月16日星期五

胡姨的话

胡姨是谁,Jasmine最清楚。在这个夏天,在原本陌生的城市,见到了胡姨。不知道为什么从第一次见到她,我丝毫没有拘谨,好像以前见过的亲人一样。难道是Jasmine总在我耳边提起的缘故?

胡姨在汕头的两个月是这里天气最热的两个月,炎热的夏天,糟糕的住所,还要承担每日的三餐。平时我也没有时间回去看她,Jasmine现在的工作是单休,每天下班回去都七点多了,吃过饭洗过澡就要睡觉,胡姨在这边人生地不熟还有语言障碍,几乎不能与人交流。

Jasmine说有次下班,坐在旁边的一个男的总是往她身上靠,想着汕头这边乱七八糟的治安,她汗毛就要竖起来了,下车后很害怕这个男的也跟着她,而且回家的路上还有很长一段黑暗的楼道。回去后把这件事告诉了胡姨,此后胡姨每天晚上在楼梯口等着Jasmine下班。

就这样过了两个多月,天气渐凉,胡姨却要想回家了。她说没有见过海,我们带她去见海,虽然我心里知道没什么好看的。回家之前给胡姨买了几件衣服,出去吃了几顿饭。

胡姨在最后一顿饭上跟我说,我只有这么一个孩子,把她培养这么大也不容易,你要好好待他。记住在一起千万不要怄气。

2011年8月20日星期六

回忆一位老师

一早在群里看到徐老师去世的消息,感到很震惊,好好的怎么忽然就去世了呢,后来听说是心肌梗塞。脑海浮现起他上课时烟雾缭绕的情景,还笑着回忆自己年轻时如何白嫩帅气,如今因为抽烟而“千疮百孔”的模样。


他知道抽烟不好,但是仍是烟不离口,当时很纳闷他的那副好嗓子,费玉清的歌唱起来竟然十分好听。他经常和我们讲晚上要十一点之前睡觉,因为十一点之后身体脏器开始排毒,但是他还是经常熬夜。


大学那会儿,我不是那种消息很灵通的学生,对于老师的情况知之甚少。在大二的时候上徐老师的唐宋文学,只是觉得这个老师有些怪,他要坐着上课,我们要轮流从宿舍给他搬凳子、提开水。


几节课之后,发现徐老师讲课很精彩,不仅因为他学养丰富,更在于每节课都能够很有收获,有所感悟。虽然从不点名,但几乎节节爆满,每逢开讲座的时候都要提前占位子。有时候偶尔逃些小课,但是徐老师的课,我一节没漏。


至今回忆起来印象深刻的不仅有他主打的唐宋诗词文学,还有很多的人生感悟。横贯古今,世界冷暖,无所不谈。比如他以《孔雀东南飞》为例教导我们如何在婚后处理家庭成员关系;或是引经据典,阐释“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的深刻道理,教导我们要善于利用外界资源;还有苏秦游说归家的炎凉,结合自身实例,以鼓励我们上进有为……


他是一个治学严谨的学者,做研究的时候只求问题能够研究清楚、阐释明白,有些老师经常调侃他不够“精明”,问他为什么一篇文章不分作两篇来发表,评职称上也有好处。他对我们要求也很严格,学期论文从来不敢抄袭,也是从那个时候,养成了看书及时做学术笔记的习惯。读书心得、摘录文章的作者、出处、页码、出版社、出版年等等信息都会仔细记下来以备后用。后来他终于如愿评为教授,高兴地不得了,抱着一大袋别人刚送来的花生在教室里分发,还不忘结合场景和我们讲“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涵义。


他是一位性情中人,直来直去,打抱不平。大学里有很多老师应付差事,讲些不痛不痒的课,下课一走了之,不管不问。但是徐老师却是常常站在我们的立场的去给一些中肯的学习建议,合理的人生规划……让人感觉十分的真诚,有些老师根本不会讲的话,他都会告诉我们。也是从那个时候,我开始对自己以后要走的路有一个规划,而且坚定。


我们从小到大,遇到过很多的老师,有些老师被我们很快遗忘了。而有些老师回忆起来却很鲜活,从他们那里得到的知识与智慧,有时候是受益终生的财富。


8093d16djw1dlggp451d0j

2010年7月29日星期四

我奶奶

记得最早的印象是那年在上学前班,类似于现在的幼儿园,是小学前教育,不过是在同一所学校。大冬天里穿着棉袄棉裤,每个人都把自己绑得结结实实的,用我妈妈的话是这样摔倒了也不疼。可能是早上没有大便,上课时总觉得肚子在嘟嘟地响。好不容易下课了,赶紧往厕所跑,那里已经被先下课的同学给占满了,想着我奶奶家就在学校对面,于是就提着裤子往学校外面跑。刚跑过马路,突然肚子里的什物翻滚了一下,屁股顿时有滚烫暖融的感觉,大冬天里觉得很舒服。下意识地蹲下,可裤子还没有脱。

自己也知道做错事了,一步一躇地往我奶奶家走,走到门口门是开着的趴在门沿上大哭,这时把我奶奶哭出来了,后面跟着我妈妈。我奶奶问,哭什么。我只是哭什么也不说。我妈问我,哭什么。我说,我想上厕所。我奶奶说,那就上吧。我还是一个劲儿地哭。之后断断续续地说,妈,我拉裤子里了。我奶奶说,这孩子都这么大了,还这样。我妈说,快脱下,趁我上午没事还可以洗洗。我只记得我慑慑地脱了棉裤,穿着毛衣,棉裤被放在井边的大盆里泡着,后面的事情都忘了。

我很少到我奶奶家,她家门口有棵枣树,平时看管得很严,生怕孩子们偷去了。到枣子成熟了,我会和小伙伴们去奶奶家打枣子,他们用长长的竹棍打,我拿着袋子在下面捡。我奶奶出来了,正要骂,一看是我,就把我们驱散了。然后抓住我说,你看好多枣子都被这些熊孩子打烂了,以后不准带他们来了。很多年后,这棵枣树被我四叔砍了做了家具,我奶奶讲起来还愤愤然地。

两三年后经常和爸爸去奶奶家看五叔,五叔刚从外面回来,这个五叔年纪不大,看起来像个孩子。当时只知道五叔得病了,不知道是什么病。五叔有时很高心会带我到院子里玩玩,在厨房边的弄堂里上面的横梁上挂着两个圈,当时不知道干什么的,问五叔。然后他说表演给我看。一手抓住一个圈,两手一使劲脚就离地了,整个身体还可以旋转。然后抱着我让我抓住圈,我死死地抓住了,不能动,悬在那里很怕,五叔把我放下来了。之后见到的五叔一直是坐在椅子上,我一见到他就让他玩给我看,他说,等五叔好起来一定玩给我看,还会教我玩。后来的五叔再也没有站起来。有一天爸爸拉着我去奶奶家,刚进门看到好多人在院子里,我听见屋里有好大得哭声。我爸和我说,你在院子里,不准进屋去。我就在院子里,不知道发什么什么事。过了不久,我奶奶被人拖了出来,她哭着喊着,和拖他的人撕扯着,不能站起来,被抬进了厨房。我到厨房看到大姑和三姑,她们在安慰奶奶。我问她们发生什么事了。我大姑看了看我说,你五叔走了。我知道我再也见不到五叔了,他还说过要教我玩呢,当时眼泪就出来了。

奶奶从那以后就信教了。听妈妈和爸爸说话是,爷爷刚走几年,最疼爱的儿子也去了,信教可以减轻痛苦。

我们家是做生意的,中午该吃饭了总吃不上饭,我爸妈会买上点豆腐豆芽让我提着去奶奶家吃。从那以后喜欢上了吃豆腐,冬天里吃着滚烫的豆腐很舒服,有好几次烫得捂着肚子疼。每次吃饭掉下来的米粒,奶奶总会说我。她自己漏下来的,会迅速捡起来吃。总不时地和我说,59年有多苦,没有东西吃,我一个姑姑就被饿死了。说我爷爷当时是大队书记,每回回家就会在食堂里把喝剩下的稀饭倒在衣服兜里,回家来一家人洗洗吃。说战乱时和爷爷走了三天三夜到姑奶家。说爷爷被批斗时,冬天里光着膀子在雪地里……

爸爸妈妈为了生意搬到了集市中心去了,留着我和妹妹在家不放心,于是叫奶奶到我家去歇。从此就和和奶奶一起生活了。吃过晚饭,洗过澡,奶奶就要求我们睡下了,那时好像才七点钟,直到第二天早上七点钟。我奶奶看不懂钟表,我那时老师正好教我这些,我就开始教我奶奶。她说自己学会了,不过每次看到钟上时间都会说,娃,七点了,还不快点起来,要迟到了。我看了下时间才五点,就没理她继续睡。奶奶起来会给我和妹妹做早餐,开始用的是煤炉子,等我和妹妹要上学迟到了还没有做好。煤太慢了,爸爸买了煤气灶,教了好长时间奶奶才会用。

有年我们那里发大水了,之后我们学校给每个学生发放救灾物质,一般是棉袄衣服之类的。我那时小,等轮到我拿东西时,什么也没有了,老师给我条秋裤。我拿着刚走到校门口看到奶奶,奶奶看我没有分到东西,就跑到教室,那时老师还在,就和老师吵了起来,说,我们家娃,平时学习好,咋就没东西分,不能太偏心了。老师说没有东西了,都分完了。赖不过奶奶的吵,不知在什么地方找了条棉裤给我们。

奶奶渐渐老了,穿针每次都要我帮忙。以前晚上会自己拄着棍到我家来,慢慢地天一黑就看不清了,爸爸怕她摔倒了,每天晚上我会去奶奶家牵她过来。有好几次到她门口会听到他自己在里面说话,说的是,主啊,我有罪……主啊,我今天遇到了魔鬼……我奶奶说这是忏悔。

之后上了高中,每星期回家一趟,奶奶也搬回了自己的家,还是那间土坯瓦房,修了多少次下雨天总是漏雨。我爸爸叫她还住我家,反正也是闲着。她说,走路不方便,还是在自己家呆着舒服。

偶尔会回家看看奶奶,爸爸背着妈妈会让我给奶奶些钱。在我高三时,奶奶摔了一跤,很严重,之后就站不起来了,每个月几个儿女会轮流着照顾她。从那以后我再见到奶奶时,她好像不认识我了,总叫错名字。

08年的冬天,下了好大地雪。那两天我在参加考研,打电话回家问爸爸,家里怎么样。爸爸说,家里很好,好好考。考试回家我知道我奶奶不在了,三叔见到我说,奶奶一直牵挂你说你是个好孙子,每次回家总会带些东西给她。她走的时候没有冻着,如果不走,今年的雪也会把她冻得够呛。我和爸爸去给奶奶的新坟烧纸,很大的雪,一脚下去齐到膝盖了。看到奶奶的坟和爷爷的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