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9日星期日

《杀死一只知更鸟》读后感

这是一本差点错过的好书。弃读了两次,一次读到八十页,一次读到一百多页,读到将近三分之一还是觉得不好看。在弃读期间看了《ABC谋杀案》和《Z的悲剧》,之后没什么书可看,于是又继续看了下去,没想到后面越来越好看,很快就看完了。很庆幸自己能坚持看完,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适合大多数人尤其是孩子来看。它用浅显直白的语言,讲述发生在身边的小事,用潜移默化的方式让我们理解融入其中的道理和做人的原则。

小说以八岁小女孩的视角和口吻讲述镇上的人物和日常生活,前三分之一讲的是学校的生活,不出家门的「怪人」,三个孩子过家家表演剧本,他们三番两次试图接近「怪人」,看的时候觉得故事简单又琐碎,小孩子间的游戏没什么吸引力。但是之后进入了小说的冲突点,后面所有的情节围绕它来展开,故事越来越好看。

小女孩的父亲要为黑人辩护,小女孩和她哥哥遭到了同学、邻居和亲戚的指责,他们为此很困惑,不知道父亲为什么要帮助黑人,她的父亲说总得有人去维持正义。即便是这样,父亲非常努力,力尽所能也无法改变结局,他知道这个结局是早就注定的了。在当时白人和黑人打官司,注定的是黑人会输。父亲总是以最大的善意来对待世人,「当你最终了解他们时,你会发现大多数人都是好人」,但是世上还是会有恶人,为此儿子差点失去生命。

小女孩认为五十岁的父亲太老了,没法陪他们玩耍,好多事情也做不了。看透世情的邻居告诉小女孩,他们的父亲优点很多:「你很幸运,因为你父亲的年龄受益良多。如果你父亲是三十岁,你会发现生活大不相同。」「如果说你们父亲有什么特殊的地方,那就是他那颗文明高贵的心。好枪法是上帝赐予人的礼物,是一种才能。当然了,你需要练习才能让你的技术日趋完美,但射击不同于弹钢琴或别的什么。我想,他也许意识到上帝给了他一个对其他动物不公平的优势,于是就把枪放下了。我猜他是决意不再开枪,除非万不得已而,今天就是万不得已的情况。」

书中让我们看到小女孩父亲教育小孩的方法:把小孩当做成人一样平等对待,耐心地交流和讲道理,不糊弄孩子,不回避问题,以身作则对人公平和友善。

在一百多页才看到「知更鸟」的身影:

“你射多少蓝鸟都没关系,但要记住,杀死一只知更鸟就是一桩罪恶。”

“你父亲说得对。”她说,“知更鸟只唱歌给我们听,什么坏事也不做。它们不吃人们园子里的花果蔬菜,不在玉米仓里做窝,它们只是衷心地为我们唱歌。这就是为什么说杀死一只知更鸟就是一桩罪恶。”

看到最后我才知道,「怪人」其实就是知更鸟,虽然平时大门紧闭,不与人来往,但他时刻关注着镇上的人,当邻居失火的时候会出来救火,当坏人作恶的时候会挺身而出。「一个对你和全镇做过这么大贡献的人,无视他的隐居习惯,把他硬拿出去曝光——对我来说,这就是犯罪。」「如果是那样做,差不多就像杀死一只知更鸟。」

书中教给我们什么是「勇敢」:

我想让你从她身上学东西,我想让你见识一下什么是真正的勇敢,而不要错误地认为一个人手握枪支就是勇敢。勇敢是:当你还未开始就已知道自己会输,可你依然要去做、而且无论如何都要把它坚持到底。你很少能赢,但有时也会。

书中有几处地方看起来很紧张:一个是父亲射杀患了狂犬病的疯狗那段,生怕疯狗不受控制,到处咬人,也怕她父亲枪法不准射偏了。一个是父亲在深夜广场被一群坏人围攻,生怕擦枪走火,发生暴力冲突,老实人吃亏。一个是冗长但不乏味的庭审,整个过程摆事实讲道理,步步为营,环环紧扣,看得人热血沸腾。

这部小说的语言自然流畅、通俗易懂,用词精准,几乎没用什么高雅和晦涩的字词,仅有的几处也是为了描述需要。书中很多对话描写和叙述语言都值得学习,小孩子看起来毫无压力,不仅可以学到做人的道理,还能提高写作能力。

2024年5月18日星期六

《坠落的审判》观后感

看了一部评价很高的的法国电影《坠落的审判 》,看过后觉得是过奖了,两个半小时的电影看着虽不沉闷,但还是过于单调,以悬疑开头却是开放式的结局,感觉是被骗了一般。

影片开始讲的是女主是位作家,正在接受采访,突然楼上响起了嘈杂的音乐,采访被迫结束。看到这里我在想,女主难道就不能上楼让她丈夫关掉音乐,就听之任之?

接着女主丈夫莫名地坠楼身亡,我以为是一部悬疑推理片,后面就要层层推理找到凶手了。让我遗憾的是直到电影结束也没看到凶手,也不知道女主丈夫是自杀还是他杀。

女主被当作嫌疑人审判,在审判过程中我们才知道女主和父母不和,喜欢大都市,迁就丈夫才来到穷乡僻壤的地方居住,不管孩子的生活和学习,还是双性恋,婚内出过轨。对于丈夫的付出觉得是应该的,认为他的失败是「罪有应得」,口口声声说爱他,却并不关心他。

我觉得是女主杀死了她丈夫。一是她的小说有相关情节。二是和丈夫的关系不好,经常吵架。三是女主有几次故意隐瞒实情,比如手臂上的淤青和与丈夫的关系(说很久没吵架了),说自己在大声的音乐中睡着了,但当儿子发现尸体叫她时又很快能听到呼喊声。四是她丈夫尸体在雪地上有明显拖动的血迹,和自杀不符。五是她儿子为了保护她做了伪证:一开始说记错了位置和最后关键的和父亲自杀倾向的对话(我觉得这段对话是编造的)。

2024年5月12日星期日

埃勒里·奎因《Z的悲剧》读后感

本来让Jasmine给我从图书馆借《X的悲剧》,她却给我借来了《Z的悲剧》。我查了下才知道埃勒里·奎因分别写了X、Y、Z的悲剧,X和Y写得最好,看得人也多,而Z的评价并不太好。我看到这本书才两百页多一点,手头也没什么书可看的,于是就看了起来,下面说一说看过的感想。

这本书的语言比较啰嗦,情节发展得很慢,看了一半都没觉得很好看,中间还有一大段法庭审判的情节,显得很冗长。书中有两个凶杀案,就是因为嫌疑人都去过案发现场,找不到其他的嫌疑人,于是就认定他是凶手了。我觉得这种缺少证据的定罪方式也太儿戏了吧。

这个嫌疑人死到临头也不肯说出勒索死者的原因,导致名侦探缺少「一块拼图」使得推理逻辑不完整,要不是女恶人良心发现补充这块拼图,名侦探就没法准确锁定凶手。

按着惯例,最后十几页是书中的精华,名侦探讲述凶手的作案过程,指出凶手是谁。这段推理过程很好看,逻辑上都能说得通,很佩服名侦探明察秋毫的能力。在仅有推理没有证据的情况下,让凶手在情绪紧张的情形下自己承认杀人,有点牵强,之后难道不会翻案?

我觉得这部小说的名侦探出场太晚,前面都是女主在侦探,推进不下去在第一个案子快结束的时候才去求救名侦探,节奏感太缓慢了。

这部小说不算难看也不算好看,它让我记住了莎翁的一句诗:「玫瑰有刺,银泉有泥,人皆有过失。」

2024年5月10日星期五

就诊开药清单(2023年)

1月19日(星期四)症状:小熊仔口腔检查

医生诊断:六龄牙窝沟封闭(一颗脱落补做)

3月5日(星期日)症状:hillway、hillway爸两人口腔检查

医生诊断:洗牙

3月8日(星期三)症状:jasmine口腔检查

医生诊断:牙周炎、洗牙、补牙

4月1日(星期六)症状:小熊仔、小猪仔两人发烧,体温38-40度,咳嗽流鼻涕,头晕恶心、呕吐、腹泻、腿疼

医生诊断:甲流。靠自身免疫力退烧,六岁以下需要服用奥司他韦

开药:美林布洛芬混悬液

4月19日(星期三)症状:jasmine单位年度体检、骑电动车摔伤

医生诊断:子宫肌瘤,乳腺增生结节

用药:碘伏、百多邦消毒,冰敷(自行)

4月25日(星期二)症状:jasmine左膝盖、胳膊肘骑车摔伤

医生诊断:拍X光片、左膝盖骨质增生无骨折

开药:天施康血康胶囊(每日三次,每次两粒,每粒0.35g);仙河跌打生骨胶囊(每日两次,每次三粒,每粒0.45g);恒健跌打红花油+外敷药膏;碘伏消毒

5月13日(星期六)症状:小猪仔蛀牙

医生诊断:根管治疗

5月14日(星期日)症状:小熊仔窝沟封闭复查

医生诊断:残缺蛀牙需拔除

5月20日(星期六)症状:小猪仔蛀牙

医生诊断:根管治疗

5月25日(星期四)症状:jasmine“两癌”排查(免费),检查结果正常。

6月3日(星期六)症状:小熊仔残缺蛀牙

医生诊断:拔牙

6月13日(星期二)症状:jasmine耳朵进水,疑似中耳炎

用药:双氧水、氧氟沙星滴耳液(自行)

7月17日(星期一)症状:小猪仔肚子疼、连续呕吐数次、头晕流鼻涕

医生诊断:肚脐周围肠阻梗

开药:京常乐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每日三次,每次一粒0.25g),厦门恩成口服补盐液散(每日两次,每次一袋5.13g),奥美拉挫肠溶胶囊(每日一次,每次一片20mg),屈他维林(每日二次,每次一片40mg)。

8月12日(星期六)症状:小猪仔蛀牙

医生诊断:补牙

8月18日(星期五)症状:hillway爸妈身体检查

症状:小熊仔大脚趾盖踢劈流血、医院清创消毒

8月23日(星期三)症状:小猪仔咳嗽数天

医生诊断:肺部没有问题,喉咙有些发炎

开药:头孢呋辛酯片,氨溴索,酮替芬,小儿咳喘颗粒

8月29日(星期二)症状:小猪仔口腔检查

医生诊断:四颗六龄牙窝沟封闭

9月24日(星期日)症状:hillway鼻塞流鼻涕、扁桃体发炎、喉咙疼

用药:阿莫西林、头孢呋辛酯片(自行)

9月14日(星期四)症状:小蜜瓜牙龈发炎、牙齿松动

医生诊断:先消炎处理,尽量保留,观察情况再决定是否拔除

开药:阿莫西林

9月19日(星期二)症状:小蜜瓜身体检查

医生诊断:血清总胆固醇(T-CHO)偏高、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偏高,其他正常

健康建议: (1)、低热量、低胆固醇、低脂肪、低糖、高纤维饮食,多进食新鲜蔬菜、水果,戒烟限酒,适量运动。 (2)、定期复查。如果逐渐加重,或合并其它疾病(糖尿病、冠心病),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降脂药物治疗

10月27日(星期五)症状:jasmine发烧、反胃恶心,全身酸痛、全身发冷,新冠试纸测试阴性

10月30日(星期一)症状:jasmine急性荨麻疹(全身)

医生诊断:抽血化验:电解质7项+肝功能+代谢8项,急诊血常规

开药:奥邦奥必青盐酸西替利嗪片(每片10mg,每晚一片),敏枢富马酸卢帕他定片(每天一次,每次一片),森迪法莫替丁片(每片20mg,每天两次,每次一片),海王醋酸泼尼松片(每片5mg,每天三次,每次2片),美能复方甘草酸苷片(每片25mg,每天三次,每次两粒)

11月6日(星期一)症状:jasmine急性荨麻疹复查

医生诊断:继续服药一周

开药:奥邦奥必青盐酸西替利嗪片(每晚一片),敏枢富马酸卢帕他定片(每天一片),中国药材玉屏风颗粒(每天三次,每次一袋)

11月18日(星期六)症状:小猪仔上门牙(龋齿)长期松动未脱落

医生诊断:拔牙(两颗)

阿加莎·克里斯蒂《ABC谋杀案》读后感

又看了一部阿加莎的小说《ABC谋杀案》,相对前面看的《罗杰疑案》我更喜欢这一本。《罗杰疑案》更像是密室作案,而《ABC谋杀案》是社会作案,视野更开阔,几个案子接连发生,有区别又有细微的联系。《ABC谋杀案》的语言流畅,读起来更舒适。读完后发现喜欢上了阿加莎的小说了,接下来要再看些她的作品。

之前看过《罗杰疑案》并没觉得有多好,只是觉得最后的谜底很惊艳,是一部不错的推理小说。这次看了《ABC谋杀案》才发现作者的厉害,构思之精巧,情节之引人入胜。

《ABC谋杀案》编排了以ABCD字母为顺序的杀人案,ABC案的凶手神龙见首不见尾,让警察疲于奔波,几乎获取不到有用的线索。而最后一个凶杀案却突然冒出了很多证人出来,很快就锁定了嫌疑犯。看的时候就觉得哪里不对,情节的节奏突然加快,凶手的作案过程交代的过于简单。后来作者借名侦探之口,一一推翻了之前锁定的嫌疑犯,完整呈现了四个案件的作案过程。看完之后拍手称赞,这样的设计实在高明,看起来十分过瘾。

太佩服作者阿加莎了,一百年前就能写出这样的小说,我觉得一百年后的今天能写出这样的小说的人也是少数。最近看了几本书都没看完,一度怀疑自己的阅读能力。《兄弟》觉得写的太惨,作者揭开文革的伤疤让人看,实在不忍心看下去。《杀死一只知更鸟》写的是小孩子做游戏,看起来很无趣。《吾国与吾民》用文白夹杂写的旧中国的人情世故,离我们的生活太遥远,无法共情,看起来累。《孽子》写的是同性恋的故事,看了一百多页还是提不起兴趣。这几本书有个共同点是故事情节不吸引人,没有继续看下去的冲动,而侦探推理小说不一样,像嗑瓜子似的翻开书都停不下来。现在看书纯属放松娱乐,我喜欢看情节吸引人的,看起来不费力的,如果一本书看起来难受,就没必要忍着继续看下去了。

2024年5月8日星期三

《热辣滚烫》《孤注一掷》观后感

好久没看电影了,最近和Jasmine看了两部国产片,分别是《热辣滚烫》和《孤注一掷》。如果之前没看过电影介绍光看片名的话,还以为讲的是麻辣火锅和拼搏奋斗的故事。

看完以后觉得这两部电影差不多,都及格了,不算好看也不算难看,这在国产电影中也算不错了。《热辣滚烫》更接地气,噱头也更大,主旨是减肥改变命运。《孤注一掷》剧情的BUG是一浪高过一浪,显得不真实,尤其是最后二十分钟的强制升华显得很突兀。

《热辣滚烫》据说是翻拍至日本的电影,有空也打算看一下,不过我想原版应该不会只是围绕“身体缺陷”来讲吧。《孤注一掷》没有讲清楚诈骗实施的过程,男二莫名就上当受骗了,电影想讲得太多反而贪多嚼不烂。

2024年5月7日星期二

四月的雨,难过的天

四月的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到处湿漉漉的,路上车龙大摆,上班上学很不方便,洗过的衣服好久不干。

去年四月,雨天路滑Jasmine骑车摔了一跤,膝盖、胳膊肘和胯部多个部位受伤,雨衣摔破了,车把和刹车也摔坏了,吃了不少苦头。

今年四月,从愚人节开始倒霉的事情就不断,把我们折腾得够呛,精神损耗,身心俱疲,时间过得非常漫长。

老天和我们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我们设想了种种结果,做好了各种准备,但是总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出现了各种问题,Jasmine痛苦纠结,我安慰她「好事多磨」,没想到到头来不是好事,而是我们想都没想到的最坏结果。短短的时间我们的心情像坐过山车一样起伏,原以为得到了结果没想到最终离我们而去。

这可能就是命运吧,有些事自己根本无法掌握,只能听天由命。四月已逝,伤心的事也随之而去。生活继续,希望未来的日子能否极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