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小学时候,一到暑假,我就抱着游泳圈坐在爸爸的自行车后座上,去县城的东方红水库游泳。虽然游泳的人很多,但存在较高的安全隐患。那会儿套着游泳圈在水里玩来玩去,也没有要学会游泳的想法。小学毕业之后也就没再去了。
很多年后的2011年9月,和hillway、小蜜瓜去汕头北山湾公共泳场玩了一次,没有游泳圈,与其说是游泳,都不如说是在水里走来走去,没有学会,皮肤被晒得更黑又脱皮,生疼。
近来萌生出学游泳的想法,一来是想运动运动,减减肥;二来是想掌握一门技能,以后和小熊仔也可亲子互动。
周末,坐在hillway的自行车后座上,去游泳池苦练游泳技能。多年没有下水了,第一感觉是身体在水中有轻微压迫感和向上的浮力。
刚开始总有畏惧的心理,害怕头部进水。hillway的游泳技能是读研时期自学的,他现在成为我的“教练”,教我如何练习手部和腿部动作。他说:“学游泳哪有头发都不湿的呢?我先托住你的肚子,浮在水面上练习游泳动作。”
结果,被托起来浮在水面上的我,被一阵阵强烈的恐惧感袭击到只会“啊啊”乱叫,求hillway赶紧放我下来。恐惧不仅来源于对沉入水里的害怕,还有非自主的不安全感。
我尝试着自己双手扶在泳池边,双腿浮起练习打水动作,觉得有些连续上浮的感觉就深吸一口气并把手松掉。前几次由于手部和腿部动作比较生疏,没有配合好,扑打几下就不行了,还呛到几口水。慢慢练习几次之后就可以游出十米左右,实现“质”的飞跃。
hillway说:“恩,还不错,我以为你要过来连续十几次才能学会游泳呢,没有想到一次就学会了。”
第二天感觉双腿酸痛,比以往跑步还累,继续去游泳。hillway这两天除了教我学游泳,自己还在潜心自学蛙泳。而我自己还在继续巩固刚刚学会的“狗刨”式游泳法,可以游到二十米左右。不足之处在于,头部仍然不敢下水,游泳时保持在水面上,稍感即将进水立马就停下来了,十分羡慕那些头部在水里一进一出的蛙泳者。恩,继续学习吧。
刚学会游泳的时候,因为动作生疏不得要领又比较害怕,手脚往往来回动的十分迅速而且卖力,生怕沉下水去,十分消耗体力,又不能持久。慢慢游出感觉了,手脚动作熟练了,动作也慢下来,也可以坚持游远一些了。
两天的游泳经历给我的启示是:学习游泳还是要自己找感觉,不能依赖别人托举的浮力,而且要克服畏惧心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