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标签为“西游记”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西游记”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2024年10月30日星期三

《西游记》读后感

一直都没有读过《西游记》。小的时候看过好多遍《西游记》的电视剧,觉得《西游记》的剧情了然于心没必要再去看书,长大后以为《西游记》是儿童读物,也没想着去看书。现在知道影视作品和书籍是不同的艺术形式,观看体验完全不一样。《西游记》电视剧之于小说,一定改过或删掉不少内容,所以想看下原汁原味的故事内容。

刚拿到厚厚的纸质书,有点怵,不知道八百多页什么时候可以看完(不同版本的页码不一样)。先不管了,看上几页再说。没想到实际上比想象的看得快得多,大概二十个晚上,随随便便就看完了。我觉得主要是因为《西游记》的语言简显易懂,故事性强,我又跳过人物、景物、打斗、诗词等「文言」的描写,又略过重复的内容,读的就快了起来。

《西游记》书中有很多重复的内容。每回双方交战都要自报家门,孙悟空每次说的长长的一段话几乎是一样的。发生过的事情讲述给别人听,总是重头说起,内容和之前的一模一样,只是简略了些,相当于让读者看了两遍。看来作者也有凑字数之嫌啊。

书中的好多故事有固定的模式:遇到一座高山,唐僧就害怕,悟空会安慰两句,之后唐僧被妖怪抓去,悟空和妖怪大战几百回合,妖怪掏出个宝贝,悟空败逃,悟空去求各路神仙降伏妖怪,救出唐僧。

书中大小妖怪都来抢唐僧,男妖怪要吃唐僧肉,女妖精就要和唐僧结婚。因为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与唐僧同房采集元阳真气,可以成仙。看来唐僧真是个宝贝。但是妖精抢到唐僧后也不急于吃他的肉或成亲,都先绑到后厨,等孙悟空来营救。孙悟空来叫阵,妖怪都亲自出马迎战,很少让小兵小将去当炮灰,道德高尚、勇气可嘉、值得表扬。

书中的妖怪没有妖权,只要是妖怪就可以被随意打杀,唐僧也不会怪罪。宝象国公主和妖怪生的两个孩子,在门口玩耍,被悟空抓住,被八戒和沙僧从天上摔下,「掼做个是肉饼相似,鲜血迸流,骨骸粉碎」。荆棘岭的几个树精只是和唐僧夜里吟诗作对,并没有伤害唐僧,也被八戒「不论好歹,一顿钉钯,三五长嘴,连拱带筑把两颗腊梅、丹桂、老杏、枫杨俱挥倒在地,果然那根下俱鲜血淋漓」,只因为他们是妖怪,「恐日后成了大怪,害人不浅也」。悟空降伏了妖王,常规操作是一把火把妖怪的山洞烧了,不管小妖死活,以绝后患。

不管是佛主、菩萨还是唐僧都会生气,被骂了或是被怠慢了,也会不高兴,也要打击报复,还以为他们会荣辱不惊,喜怒不形于色。神仙和凡人也没什么两样,给经书时还要索贿,如来竟也应允。

书中的主角无疑是孙悟空,遇事冲锋陷阵,而且足智多谋。猪八戒用处却不大,打怪不行总被抓住,不讲兄弟义气,总使绊子,背后挑拨离间,致悟空几次被驱逐。沙僧存在感更低,打怪不行,眼力也不行,总站八戒的队。唐僧看起来窝囊又脓包,但是他本来是肉眼凡胎,又有慈悲心肠,几次上了妖怪的当,也是没有办法。

《西游记》是一本好看的故事书,大部分故事精彩绝伦、引人入胜,比现在市面上的大多数小说好太多了,就是厚了点。

2021年9月25日星期六

算命之后来读书

跑步的时候想起十年前在金华的大佛寺遇到一位算命的老先生给我算命的场景。当时我还抽了三个签,一个是孙悟空过火焰山,一个是吕洞宾遇白牡丹,还有一个是摇钱树。摇钱树这个当然知道什么意思,但是前面两个的故事却不甚了解。

今天翻出来《西游记》看了孙悟空三调芭蕉扇的故事,总共用了三个回目,篇幅很长。写的是孙悟空过火焰山过不去,需要向铁扇公主借芭蕉扇才行。第一回写孙悟空变成虫子钻到铁扇公主肚子里,却借来假的扇子。第二回写变成牛魔王骗铁扇公主,成功借的扇子最后又被牛魔王骗回去了。第三回来硬的了,大战牛魔王几百回合不分胜负,后来八戒土地爷四大天王和哪吒都来助阵才打败牛魔王。

看过之后的感觉是孙悟空能力不济,遇到困难,找人帮助才解决了。不过整个西游记的故事不是大体都这样吗,遇事不决只能多方求救,最终解决了问题。站在牛魔王的立场来看,他确实很惨。一开始孙悟空来借东西,他儿子被孙悟空害了,不想借乃是人之常情。于是孙悟空和他打了起来,打不过变身去骗,后来又被骗了回去。最终孙悟空请来一堆人硬是把牛魔王制服了,拿扇子去过了火焰山。牛魔王落得永远见不到儿子,妾被八戒杀了,自己也被穿了牛鼻子被抓走了。他本来没犯什么错,只是不愿借东西罢了,原本幸福的生活就这样被毁了。

后来又在网上找到《东游记》,看了吕洞宾与和白牡丹的故事。《东游记》的文采明显不如《西游记》,而且故事情节低级得多。说的是吕洞宾去洛阳遇到一个漂亮的女子,动了凡心。交流中得知女子是歌妓。吕洞宾无耻地想,如果是良家妇女也就作罢,不过是个歌妓。于是摇身一变,下聘迎娶歌妓,过了几日夫妻,后来被何仙姑和张果老知道了,教白牡丹法子破了吕洞宾的道行。

看过之后觉得吕洞宾虽为神仙,仙品却不怎样,贪慕美色又不想负责,最终损失惨重。

细想来,这十年来的人生和抽的签可以说对的上,又没有对的上。谁还没有困难呢,谁还没有几个钱呢,但是却没遇到特别大的困难,更没有发财致富。算命也就找个精神慰籍吧。

算命之后来读书

跑步的时候想起十年前在金华的大佛寺遇到一位算命的老先生给我算命的场景。当时我还抽了三个签,一个是孙悟空过火焰山,一个是吕洞宾遇白牡丹,还有一个是摇钱树。摇钱树这个当然知道什么意思,但是前面两个的故事却不甚了解。

今天翻出来《西游记》看了孙悟空三调芭蕉扇的故事,总共用了三个回目,篇幅很长。写的是孙悟空过火焰山过不去,需要向铁扇公主借芭蕉扇才行。第一回写孙悟空变成虫子钻到铁扇公主肚子里,却借来假的扇子。第二回写变成牛魔王骗铁扇公主,成功借的扇子最后又被牛魔王骗回去了。第三回来硬的了,大战牛魔王几百回合不分胜负,后来八戒土地爷四大天王和哪吒都来助阵才打败牛魔王。

看过之后的感觉是孙悟空能力不济,遇到困难,找人帮助才解决了。不过整个西游记的故事不是大体都这样吗,遇事不决只能多方求救,最终解决了问题。站在牛魔王的立场来看,他确实很惨。一开始孙悟空来借东西,他儿子被孙悟空害了,不想借乃是人之常情。于是孙悟空和他打了起来,打不过变身去骗,后来又被骗了回去。最终孙悟空请来一堆人硬是把牛魔王制服了,拿扇子去过了火焰山。牛魔王落得永远见不到儿子,妾被八戒杀了,自己也被穿了牛鼻子被抓走了。他本来没犯什么错,只是不愿借东西罢了,原本幸福的生活就这样被毁了。

后来又在网上找到《东游记》,看了吕洞宾与和白牡丹的故事。《东游记》的文采明显不如《西游记》,而且故事情节低级得多。说的是吕洞宾去洛阳遇到一个漂亮的女子,动了凡心。交流中得知女子是歌妓。吕洞宾无耻地想,如果是良家妇女也就作罢,不过是个歌妓。于是摇身一变,下聘迎娶歌妓,过了几日夫妻,后来被何仙姑和张果老知道了,教白牡丹法子破了吕洞宾的道行。

看过之后觉得吕洞宾虽为神仙,仙品却不怎样,贪慕美色又不想负责,最终损失惨重。

细想来,这十年来的人生和抽的签可以说对的上,又没有对的上。谁还没有困难呢,谁还没有几个钱呢,但是却没遇到特别大的困难,更没有发财致富。算命也就找个精神慰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