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标签为“考研”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考研”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2012年6月7日星期四

考研那会儿的事(2)

看hillway回忆考研那会儿的事,也勾起我的不少回忆,跟风也絮叨絮叨吧。

(一)确定考研

高考后,家里出于对我估分准确性的怀疑,为了稳妥起见 ,填报了位于豫东南的一所大学。当时小蜜瓜是很不赞成我在家门口读大学的,她希望我能够去远一些的地方。在此之前,我从没有见过大学是什么样子,懂得东西也不多,怀着忐忑和憧憬到了学校所在的小城。刚进学校感觉绿化很好,比高中要大上好多好多,学长学姐也都挺热情,学风也不错。

地方小总是很有局限的,接触到的新事物和新思想也不多,眼界也比较狭隘。那时候大部分同学都能够安下心来学习,两座教学楼的自习室一到晚上也坐的满满当当,小小的图书馆也容纳不了太多的人,而且自己的东西都是不准带进去的,只能坐在那里看馆藏的书。

如果用几个词来形容我四年的大学生活,就是孤独、疲惫、茫然、痛苦和不知所以然的充实,当然也有一些些的快乐。

很多时候都是一个人,很多事情也只能靠自己。有些人你以为她拿你做朋友其实她对谁都是那个样子,宝来宝去;有些人没有利益冲突的时候在一起谈天说地,一团和气,而有时候却不过是眼中钉罢了,聊天都没的聊了。

很庆幸遇到几个负责人的老师,能够得到很多启发,改变了自己很多狭隘的思维方式。

至今还记得大二那天傍晚,我一个人挎着包,从自习室出来,去餐厅吃了饭,一个人去听前几天在海报看到的讲座。当时我还不认识那位老师,只觉得他讲的东西都很在理,很有启发性。那天他本来是讲王维诗歌的,期间谈到了考研的重要性,举了很多自己身边的例子进行对比。说他现实也好,说他真诚也罢,总之觉得是很有用处的,最起码除了他,没有人愿意花上一晚上的时间跟你讲这些。整日坐井观天的我,从那时起,真真切切下定了决心要去考研,一定要到外面去,到更广阔的地方去。

(二)大三的暑假

不知是因为学风太好,还是自习室太小。不上课的时候,背着一兜复习资料去找自习室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当时考研慢慢升温,学校外面的商家看到了这种商机,开辟出很多考研自习室。有些同学为了安心学习,从大三开始就去租座位了。

大三那年暑假,班里有很多同学都没有回家,据说是利用暑假两个月好好复习。当时我们住的宿舍四人一间,没有卫生间和电扇,晚上十点准时断电,只有公共卫生间有亮光。我想只要自己想学习,回家也未必不如学校好。再加上暑假的温度那么高,晚上根本没有电的话,肯定也很难受。

那时,已经有持续半年多的时间,我整日休息不好,连续彻夜失眠,肠胃也很差,经常腹痛拉肚子,感觉自己敏感而脆弱的神经在好不容易盼来的暑假中不得以调节的话,整个人都会崩溃掉。于是,我成为宿舍里唯一回家的人,拉上一皮箱的书去挤火车,结果还没有下公交,几个轮子已经在不堪重负的压力下掉光了。当时同行的那位同学她看到以后觉得很崩溃,感觉我和没有轮子的皮箱和她在一起很头疼。虽然我平时回家东西都很少,虽然她每次都会带很多很多的东西。我拼命抱着皮箱,好在最后终于上了火车。

她给我讲起以前的故事:有次她打听学校门口的香蕉比家里一斤便宜几毛钱,于是买了十五斤,用大布袋装着,后来下火车穿着高跟鞋不小心摔倒了,火车站工作人员使了好大劲硬是没有把她拉起来,后来想了想,先把她身上的香蕉拿掉,总算是站起来了。这又让我想起来她每次寒假回学校,总喜欢带上整箱整箱,想着在学校慢慢喝,一带就是好几箱的优酸乳呀,约上不知情的我们坐同一趟汽车,又不得不帮忙从学校门口的公交站点一直搬到她的宿舍,这可是一段很长的路呀。后来,知道情况以后就尽量避免和她一起坐车,不过她毕业离校那天,我还是被软磨硬泡,顶着中午烈日帮她背着大包小包,和她用了四年的大大小小几个洗澡盆和汽水瓶,去汽车站送她回家,被周围同学称作“活该”,我只是磨不开脸面呀,帮忙就帮忙吧。

现在都快想不起来暑假在家是怎样的学习状态了,学习自觉性不高的我虽然坚持每天看书学习,到开学的时候发现带回去的书还有一大半都没有碰过。

(三)复习阶段

开学回到学校,留校的同学说暑假里她们也没有怎么好好利用时间复习,后来看到hillway关于考研暑假的回忆,也差不多是她们讲的情况。

当时的考研自习室有海苑和东门两处。海苑的那处被众多网吧环绕,我向来不喜欢上网,只是很讨厌有个喜欢监督和嫉妒的人在旁边看着,就另寻清净之处。同学介绍我到东门二楼的一家,交了钱就定了下来,从十一坐到考研前一天,大概是60块钱。那时候,我还是一个人,学不进去的时候会去图书馆上一两个小时的网,或者在楼下小店转转,有时候也会去买一两根长长的铁盒子里煮的“串串”来吃,其实挺不卫生的。

那时候,辅导员在班会上说,这次除了一年一度的校级奖学金评选,国家出台了励志奖学金等数额比较大的奖励,这在班里平时组织活动每人多出一块钱就会有很多同学放弃报名的情况下,是多么震动的消息。早在之前,我就见识过班里一男生为了得几千块奖学金,不惜诅咒自己的父母都得了癌症,跟辅导员编造他们都性命垂危,十分可怜。虽然后来露出破绽,但钱已到手,他也无所谓被人议论。反正这种事关几千块利益的事情,很多同学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使出浑身的伎俩来争取,毕竟评选过程也有很多猫腻。

大学四年我是孤独的,平时独来独往,很少参加活动,和班委辅导员之类接触很少,班里有些人甚至说不认识我。自己平时成绩也不是太优秀,在复习考研的最后阶段,我也不想动心思去想如何去争取,何况我本身就没有什么心机和手段。只是在看书的时候,有同学会过来和我聊天,说她想同时争取两种最高奖学金的打算,因为她那次考了第一名,因为她和班委关系很好,志在必得。但是,有时候事情的发展不是在某一个人的意料和掌控之中的。后来,她连几百块的最低额度的奖学金也没有得到一个。可以想象,心里的落差该有多大。先期用来盘算、奔走和争取,后期用来平复欲望和现实的落差的时间,该有不少吧。

考研那几天,雪下得很大,持续了好长时间。我和一个同学在考场附近租了宾馆,一百块一晚。考研阶段我只是买了一些辅导书自己来看,并没有上过辅导班。在考完政治之后,听那个同学自信的在电话里说着政治几道大题的回答,竟然和我写的都不太一样,感觉很糟糕,非常失落。不过后来分数出来的时候,也只是相差了几分。

南师大的专业题出的不偏,怨只怨自己平时复习蜻蜓点水,不踏实,到考试时支离破碎,丢三落四,失去了好多分数。本想下午大作文好好发挥一把,结果又写跑题了。出了考场,都想坐到雪地上好好哭一场。通知晚上要开班会,急忙赶回学校,晚饭都没有来得及吃。我们一群刚考过试的人坐在后面讨论试题,教室里乱哄哄,都不知道那天辅导员在会上说了些什么了。

我给小蜜瓜打了电话,让她做好最坏的思想准备。虽然小蜜瓜一直都很清楚我的水平,也知道我学习不自觉,但总是对我表示很有信心的样子。

(四)出成绩和调剂

大概是寒假开学以后,我在同学宿舍看到了分数,352分,很少,两门专业课全军覆没。听周围人高兴而期待谈论着复试的事情,我一言不发。一天中午,心情低落而晕晕乎乎的我正准备爬上去睡午觉,一个同学过来说她这次毕业论文被老师如何夸奖,又说她有关复试的打算,很高兴。我强打起精神看着她神采飞扬,心里想着我都没有任何机会了吧。

过了几天,国家线出来了,350分。竟然过了线,不过那些有经验的说,像我这种多出来2分的考生,南师大是不会通知复试的。我就只好另寻它路,积极找工作,又一个人跑到新乡河师大去参加招聘会,那个时候的本科生工作也不太好找,除非去那些地方不太好的学校。

小蜜瓜看新闻上说考研可以调剂,就让我试试看,当时我自己觉得这个分数也没有什么可以调剂的了,而且也不太懂。在小蜜瓜的一再催促下,我跑去图书馆上网,期间还去找一位看上去很热心的老师帮忙介绍适合调剂的学校(后来不了了之)。自己在网上搜到一些接受调剂生的信息,就挨个投了简历,填了申请。心里也没有报多大希望,还是一心想着赶紧找个工作。

一天下午,我在图书馆看杂志,忽然接到浙江某校的电话,态度很好,很意外,通知我几天以后的复试。记得那时候调剂好像还要在晚上十二点之前登陆国家报名系统,结果我试了一下午也没有登陆进去,急的还在宿舍哭了一场。当时宿舍一同学说陪我上夜网,等到晚上系统就不会很繁忙了。结果那天晚上十点刚去就登陆成功了,宿舍大门也锁上了,无所事事在网吧待了一夜,那是我第一次上夜网。第二次上夜网是本科毕业那天晚上,床上的东西都搬空了,没有地方睡觉,也不想和别人挤在一起,就去了。

接到电话通知的第二天,又跟着宿舍另一位同学去买了件面试的衣服和鞋子,去火车站买了车票。

当时我没有坐过几次火车,从未出过省,一个人去那么远的地方,心里挺害怕,想着能找个一起去复试的同学也好。问了一圈,学校里也没有。那天中午,正好在同学宿舍聊天,用她的电脑在一个考研贴吧上发了条帖子,问有没有同去的?结果,过了会儿,有个人回帖,留了电话号码。小蜜瓜说,你可要小心,不要遇到人贩子了呀。后来一起聊天,知道他在南阳上学,要到我们那里坐火车去浙江,正好是同一天晚上的火车,他是无座,就窜到其他车厢了。我则在车上看了一夜的专业笔记。

有时候真的会相信老天已经安排好了你会在什么时间遇上谁。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这位男生,结果这位男生又在一次很偶然的情况下,让我认识了hillway。现在想想,中间的这些环节有很多的偶然,仿佛哪个环节断掉了,就没有以后的故事了。

到了浙江以后,出了火车站很失望,广场很小,路面坑坑洼洼,都有一种想买票回去的冲动。那个男生说当时听我抱怨成那个样子,弄得他都也想回去了。后来坐公交到了学校感觉还不错,既来之则安之吧。

他是第一志愿报考的,排名也很靠前,是没有什么悬念的,记得他总说一句口头禅是“那些导师都喜欢我的”。而我在研究生办公室看到了复试名单,发现有一人要被刷掉,还有一人要自费,我那比国家线仅多出两分的可怜成绩排在倒数第二。好在结果出来,我在公费录取名单里面。

就在那个时候,南师大的电话打来了,通知我去复试,同样很意外,我联系了那边读研的堂哥,就过去了。在南京差不多待了一个星期左右,住在他们班女生宿舍里住着,很怀念南京农业大学的食堂,后来周末的适合堂哥带我去南京的秦淮河和夫子庙转了转。

南师大的结果出来,我还是落榜了,于是我就去了浙江,认识了hillway,在那里度过三年的时光。

6b6e567cjw1durj1ameq6j

考研那会儿的事(2)

看hillway回忆考研那会儿的事,也勾起我的不少回忆,跟风也絮叨絮叨吧。

(一)确定考研

高考后,家里出于对我估分准确性的怀疑,为了稳妥起见 ,填报了位于豫东南的一所大学。当时小蜜瓜是很不赞成我在家门口读大学的,她希望我能够去远一些的地方。在此之前,我从没有见过大学是什么样子,懂得东西也不多,怀着忐忑和憧憬到了学校所在的小城。刚进学校感觉绿化很好,比高中要大上好多好多,学长学姐也都挺热情,学风也不错。

地方小总是很有局限的,接触到的新事物和新思想也不多,眼界也比较狭隘。那时候大部分同学都能够安下心来学习,两座教学楼的自习室一到晚上也坐的满满当当,小小的图书馆也容纳不了太多的人,而且自己的东西都是不准带进去的,只能坐在那里看馆藏的书。

如果用几个词来形容我四年的大学生活,就是孤独、疲惫、茫然、痛苦和不知所以然的充实,当然也有一些些的快乐。

很多时候都是一个人,很多事情也只能靠自己。有些人你以为她拿你做朋友其实她对谁都是那个样子,宝来宝去;有些人没有利益冲突的时候在一起谈天说地,一团和气,而有时候却不过是眼中钉罢了,聊天都没的聊了。

很庆幸遇到几个负责人的老师,能够得到很多启发,改变了自己很多狭隘的思维方式。

至今还记得大二那天傍晚,我一个人挎着包,从自习室出来,去餐厅吃了饭,一个人去听前几天在海报看到的讲座。当时我还不认识那位老师,只觉得他讲的东西都很在理,很有启发性。那天他本来是讲王维诗歌的,期间谈到了考研的重要性,举了很多自己身边的例子进行对比。说他现实也好,说他真诚也罢,总之觉得是很有用处的,最起码除了他,没有人愿意花上一晚上的时间跟你讲这些。整日坐井观天的我,从那时起,真真切切下定了决心要去考研,一定要到外面去,到更广阔的地方去。

(二)大三的暑假

不知是因为学风太好,还是自习室太小。不上课的时候,背着一兜复习资料去找自习室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当时考研慢慢升温,学校外面的商家看到了这种商机,开辟出很多考研自习室。有些同学为了安心学习,从大三开始就去租座位了。

大三那年暑假,班里有很多同学都没有回家,据说是利用暑假两个月好好复习。当时我们住的宿舍四人一间,没有卫生间和电扇,晚上十点准时断电,只有公共卫生间有亮光。我想只要自己想学习,回家也未必不如学校好。再加上暑假的温度那么高,晚上根本没有电的话,肯定也很难受。

那时,已经有持续半年多的时间,我整日休息不好,连续彻夜失眠,肠胃也很差,经常腹痛拉肚子,感觉自己敏感而脆弱的神经在好不容易盼来的暑假中不得以调节的话,整个人都会崩溃掉。于是,我成为宿舍里唯一回家的人,拉上一皮箱的书去挤火车,结果还没有下公交,几个轮子已经在不堪重负的压力下掉光了。当时同行的那位同学她看到以后觉得很崩溃,感觉我和没有轮子的皮箱和她在一起很头疼。虽然我平时回家东西都很少,虽然她每次都会带很多很多的东西。我拼命抱着皮箱,好在最后终于上了火车。

她给我讲起以前的故事:有次她打听学校门口的香蕉比家里一斤便宜几毛钱,于是买了十五斤,用大布袋装着,后来下火车穿着高跟鞋不小心摔倒了,火车站工作人员使了好大劲硬是没有把她拉起来,后来想了想,先把她身上的香蕉拿掉,总算是站起来了。这又让我想起来她每次寒假回学校,总喜欢带上整箱整箱,想着在学校慢慢喝,一带就是好几箱的优酸乳呀,约上不知情的我们坐同一趟汽车,又不得不帮忙从学校门口的公交站点一直搬到她的宿舍,这可是一段很长的路呀。后来,知道情况以后就尽量避免和她一起坐车,不过她毕业离校那天,我还是被软磨硬泡,顶着中午烈日帮她背着大包小包,和她用了四年的大大小小几个洗澡盆和汽水瓶,去汽车站送她回家,被周围同学称作“活该”,我只是磨不开脸面呀,帮忙就帮忙吧。

现在都快想不起来暑假在家是怎样的学习状态了,学习自觉性不高的我虽然坚持每天看书学习,到开学的时候发现带回去的书还有一大半都没有碰过。

(三)复习阶段

开学回到学校,留校的同学说暑假里她们也没有怎么好好利用时间复习,后来看到hillway关于考研暑假的回忆,也差不多是她们讲的情况。

当时的考研自习室有海苑和东门两处。海苑的那处被众多网吧环绕,我向来不喜欢上网,只是很讨厌有个喜欢监督和嫉妒的人在旁边看着,就另寻清净之处。同学介绍我到东门二楼的一家,交了钱就定了下来,从十一坐到考研前一天,大概是60块钱。那时候,我还是一个人,学不进去的时候会去图书馆上一两个小时的网,或者在楼下小店转转,有时候也会去买一两根长长的铁盒子里煮的“串串”来吃,其实挺不卫生的。

那时候,辅导员在班会上说,这次除了一年一度的校级奖学金评选,国家出台了励志奖学金等数额比较大的奖励,这在班里平时组织活动每人多出一块钱就会有很多同学放弃报名的情况下,是多么震动的消息。早在之前,我就见识过班里一男生为了得几千块奖学金,不惜诅咒自己的父母都得了癌症,跟辅导员编造他们都性命垂危,十分可怜。虽然后来露出破绽,但钱已到手,他也无所谓被人议论。反正这种事关几千块利益的事情,很多同学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使出浑身的伎俩来争取,毕竟评选过程也有很多猫腻。

大学四年我是孤独的,平时独来独往,很少参加活动,和班委辅导员之类接触很少,班里有些人甚至说不认识我。自己平时成绩也不是太优秀,在复习考研的最后阶段,我也不想动心思去想如何去争取,何况我本身就没有什么心机和手段。只是在看书的时候,有同学会过来和我聊天,说她想同时争取两种最高奖学金的打算,因为她那次考了第一名,因为她和班委关系很好,志在必得。但是,有时候事情的发展不是在某一个人的意料和掌控之中的。后来,她连几百块的最低额度的奖学金也没有得到一个。可以想象,心里的落差该有多大。先期用来盘算、奔走和争取,后期用来平复欲望和现实的落差的时间,该有不少吧。

考研那几天,雪下得很大,持续了好长时间。我和一个同学在考场附近租了宾馆,一百块一晚。考研阶段我只是买了一些辅导书自己来看,并没有上过辅导班。在考完政治之后,听那个同学自信的在电话里说着政治几道大题的回答,竟然和我写的都不太一样,感觉很糟糕,非常失落。不过后来分数出来的时候,也只是相差了几分。

南师大的专业题出的不偏,怨只怨自己平时复习蜻蜓点水,不踏实,到考试时支离破碎,丢三落四,失去了好多分数。本想下午大作文好好发挥一把,结果又写跑题了。出了考场,都想坐到雪地上好好哭一场。通知晚上要开班会,急忙赶回学校,晚饭都没有来得及吃。我们一群刚考过试的人坐在后面讨论试题,教室里乱哄哄,都不知道那天辅导员在会上说了些什么了。

我给小蜜瓜打了电话,让她做好最坏的思想准备。虽然小蜜瓜一直都很清楚我的水平,也知道我学习不自觉,但总是对我表示很有信心的样子。

(四)出成绩和调剂

大概是寒假开学以后,我在同学宿舍看到了分数,352分,很少,两门专业课全军覆没。听周围人高兴而期待谈论着复试的事情,我一言不发。一天中午,心情低落而晕晕乎乎的我正准备爬上去睡午觉,一个同学过来说她这次毕业论文被老师如何夸奖,又说她有关复试的打算,很高兴。我强打起精神看着她神采飞扬,心里想着我都没有任何机会了吧。

过了几天,国家线出来了,350分。竟然过了线,不过那些有经验的说,像我这种多出来2分的考生,南师大是不会通知复试的。我就只好另寻它路,积极找工作,又一个人跑到新乡河师大去参加招聘会,那个时候的本科生工作也不太好找,除非去那些地方不太好的学校。

小蜜瓜看新闻上说考研可以调剂,就让我试试看,当时我自己觉得这个分数也没有什么可以调剂的了,而且也不太懂。在小蜜瓜的一再催促下,我跑去图书馆上网,期间还去找一位看上去很热心的老师帮忙介绍适合调剂的学校(后来不了了之)。自己在网上搜到一些接受调剂生的信息,就挨个投了简历,填了申请。心里也没有报多大希望,还是一心想着赶紧找个工作。

一天下午,我在图书馆看杂志,忽然接到浙江某校的电话,态度很好,很意外,通知我几天以后的复试。记得那时候调剂好像还要在晚上十二点之前登陆国家报名系统,结果我试了一下午也没有登陆进去,急的还在宿舍哭了一场。当时宿舍一同学说陪我上夜网,等到晚上系统就不会很繁忙了。结果那天晚上十点刚去就登陆成功了,宿舍大门也锁上了,无所事事在网吧待了一夜,那是我第一次上夜网。第二次上夜网是本科毕业那天晚上,床上的东西都搬空了,没有地方睡觉,也不想和别人挤在一起,就去了。

接到电话通知的第二天,又跟着宿舍另一位同学去买了件面试的衣服和鞋子,去火车站买了车票。

当时我没有坐过几次火车,从未出过省,一个人去那么远的地方,心里挺害怕,想着能找个一起去复试的同学也好。问了一圈,学校里也没有。那天中午,正好在同学宿舍聊天,用她的电脑在一个考研贴吧上发了条帖子,问有没有同去的?结果,过了会儿,有个人回帖,留了电话号码。小蜜瓜说,你可要小心,不要遇到人贩子了呀。后来一起聊天,知道他在南阳上学,要到我们那里坐火车去浙江,正好是同一天晚上的火车,他是无座,就窜到其他车厢了。我则在车上看了一夜的专业笔记。

有时候真的会相信老天已经安排好了你会在什么时间遇上谁。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这位男生,结果这位男生又在一次很偶然的情况下,让我认识了hillway。现在想想,中间的这些环节有很多的偶然,仿佛哪个环节断掉了,就没有以后的故事了。

到了浙江以后,出了火车站很失望,广场很小,路面坑坑洼洼,都有一种想买票回去的冲动。那个男生说当时听我抱怨成那个样子,弄得他都也想回去了。后来坐公交到了学校感觉还不错,既来之则安之吧。

他是第一志愿报考的,排名也很靠前,是没有什么悬念的,记得他总说一句口头禅是“那些导师都喜欢我的”。而我在研究生办公室看到了复试名单,发现有一人要被刷掉,还有一人要自费,我那比国家线仅多出两分的可怜成绩排在倒数第二。好在结果出来,我在公费录取名单里面。

就在那个时候,南师大的电话打来了,通知我去复试,同样很意外,我联系了那边读研的堂哥,就过去了。在南京差不多待了一个星期左右,住在他们班女生宿舍里住着,很怀念南京农业大学的食堂,后来周末的适合堂哥带我去南京的秦淮河和夫子庙转了转。

南师大的结果出来,我还是落榜了,于是我就去了浙江,认识了hillway,在那里度过三年的时光。

6b6e567cjw1durj1ameq6j

考研那会儿的事(1)

大三的暑假结束,我没有和我以前的伙伴一起看书了,因为觉得他们的作息时间和我不一样,我不想勉强他们和自己,于是一个人跑到了图书馆。

图书馆的自修室很大,大部分人是来学习的,有些人是来聊天的,还有些人是来睡觉的。

到了十月份就是报考自愿的时候,选一所招收研究生的学校。当时我也是对比来对比去,挑一所名气大又容易考的学校。自然名气大和容易考之间的矛盾不好协调。最终选择了一所南方的211学校,因为在北方久了向往南方,或许对烟雨江南有一种憧憬吧。

确定好了学校就心无旁骛地看书了。每天的生活是充实又单调,埋没在看书做题中。想想那时不知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劲头,每天六点种起床,晚上十二点才睡觉。可能是被周围更大劲头的人给带动的吧。

离近考试一个月前有一次英语六级考试,因为我的上次六级因为3分之差没有通过,这次也报名参加了。

六级的考试比较正式,我把它想象成考研的考试现场。六级考试结束,我走出考场,总结出自己的不足:心急气躁、意志薄弱。

这让我想起了高考时的情景,在紧张的环境下,面对困难,产生放弃的念头。

之后到考试前的每天晚上,我都会去操场跑步,也没规定跑几圈,就是自己觉得累了,再坚持跑上一圈。以期使用此方法来磨练意志。

研究生考试的那几天下了好大的雪,那年的冬天特别的冷。我在同学的学校宿舍借宿了两天,没有出去住旅馆。他宿舍总共六个人,不过那时已经放了寒假,留在宿舍的还有三个。在我住的那几天,他们对我很照顾,为了让我好好休息,不管是玩游戏还是说话都很小声。

考试的教室虽然很大,但是有暖气,坐在里面不觉得冷。考试之前,我向自己说,沉着冷静、认真答题。在试卷发下来,我匆匆地浏览了一下,心里的石头放下了,大体上觉得试卷不难。

考试结束的当天晚上,我踏上了去北京的火车,妹妹和我说了好多次让我去北京玩儿。

在北京的一个星期,哪里都没有去,但是心情极度地放松,没人问我考试的事情,当时只是想感受一下首都的年味,虽然什么都没有感受到。

回到家,我才知道奶奶在我考试那几天过世了。我和我爸踏着厚厚的积雪去了她的坟头。

在家过了年回学校,在校的同学都在讨论“艳照门”的事情。那时在校的大四学生已经不多了。

大约等了一个月,考研的成绩出来了。我晚上十点一个人趴在电脑前,点开了“成绩”。考的不错,比往年的分数线高出了20分。我知道这次面试是没有问题的了。很是高兴,让我激动了一夜。我知道我的付出有了应有的回报。

接下来的近一个月时间我都是在图书馆度过的,看学校开出的复试书目,像准备初试的那般认真,好像日子又回到了以前。

在去苏州之前,网上结识了两个同去的伙伴,也都是参加这次面试的同学。他们一个是法律专业,一个和我一样的专业。

下了火车外面在下雨,我们三个都没有带伞,那时我们都从没有体会过南方的雨是那样的幽怨。

我们找了一间三人床的房间。

开始的几天无事可做就出去溜达,当时我只穿了一双皮鞋过去,走在石板路上久了把鞋跟给磨掉了都不知道。回去都到处找地方修鞋。

面试之前我和我一个专业的伙伴打算去学校找老师,我们找到了计算机实验室,随便问了一个同学。没想到他很热情,又叫来一帮的同学。其中的一个同学领着我见了他的导师。我当时怕见人,只和那位老师聊了几分钟。

之后就是专业课笔试和上机,这些我都有准备,觉得没有难度。

最后就是重要的面试了。

面试很简单。我首先作了自我介绍。有老师对我本科的学校比较感兴趣,使劲地提问。我知道我的学校不好。然后有位老师说:“这次招考计划中,会有20%的人要自费读研。如果是你,你怎么想的?”

我当时就说,我家庭条件不好,读大学已经花了不少的钱,我想争取一份公费的机会,如果是自费的话,我要考虑再说。

等所有人结束,我被点名说明天再来,因为还有两位老师明天才能过来。没有被点名的就可以回家了。大家都清楚没被点名的就算是录取了。

我当时虽然有些伤心,还是一闪而过了,明天不是还有机会吗。

和我一起来的伙伴,都没有被点名,连夜坐了火车回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去了学校,又参加了相相似的面试,几乎是做了自我介绍就让我出来。然后让我等下午的结果。

中午吃过饭没事就去了仿古街完了会儿,下午的结果是回家等结果。

我夜里坐了回学校的火车,其实是没有坐位。不知道为什么心里虽有不舍但并不伤心,反而感觉到很放松。不管结局怎样,我做完了一件事情。

在学校等待了两个星期,录取名单中没有我。同学就劝我去调剂一所学校,因为那时的时间已经很晚了,大多数的学校都结束了录取工作,所剩下的好学校已经不多,我本身不想调剂。

他们安慰我说,干嘛那么在乎学校呢,都差不多,混张文凭就行了。

我还是选择了调剂,一所浙江的学校,周六报名,晚上就要坐火车赶过去,因为周一要面试。

这所学校和我之前去的苏州的学校风格不一样,新而且大。

因为我经历了一次面试过程,这次心里有数。我趁机会问了招生办的老师,这次录取的有公费的名额吗。她说这次只有两个名额。

我心里捏了一把汗,如果我不是公费的该怎么办。

我是最后的一个进去面试的,下午去听结果,我获得了公费的机会。当时心里很感激这所学校,以后的三年会在这里度过。

2012年6月6日星期三

考研那会儿的事(1)

大三的暑假结束,我没有和我以前的伙伴一起看书了,因为觉得他们的作息时间和我不一样,我不想勉强他们和自己,于是一个人跑到了图书馆。

图书馆的自修室很大,大部分人是来学习的,有些人是来聊天的,还有些人是来睡觉的。

到了十月份就是报考自愿的时候,选一所招收研究生的学校。当时我也是对比来对比去,挑一所名气大又容易考的学校。自然名气大和容易考之间的矛盾不好协调。最终选择了一所南方的211学校,因为在北方久了向往南方,或许对烟雨江南有一种憧憬吧。

确定好了学校就心无旁骛地看书了。每天的生活是充实又单调,埋没在看书做题中。想想那时不知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劲头,每天六点种起床,晚上十二点才睡觉。可能是被周围更大劲头的人给带动的吧。

离近考试一个月前有一次英语六级考试,因为我的上次六级因为3分之差没有通过,这次也报名参加了。

六级的考试比较正式,我把它想象成考研的考试现场。六级考试结束,我走出考场,总结出自己的不足:心急气躁、意志薄弱。

这让我想起了高考时的情景,在紧张的环境下,面对困难,产生放弃的念头。

之后到考试前的每天晚上,我都会去操场跑步,也没规定跑几圈,就是自己觉得累了,再坚持跑上一圈。以期使用此方法来磨练意志。

研究生考试的那几天下了好大的雪,那年的冬天特别的冷。我在同学的学校宿舍借宿了两天,没有出去住旅馆。他宿舍总共六个人,不过那时已经放了寒假,留在宿舍的还有三个。在我住的那几天,他们对我很照顾,为了让我好好休息,不管是玩游戏还是说话都很小声。

考试的教室虽然很大,但是有暖气,坐在里面不觉得冷。考试之前,我向自己说,沉着冷静、认真答题。在试卷发下来,我匆匆地浏览了一下,心里的石头放下了,大体上觉得试卷不难。

考试结束的当天晚上,我踏上了去北京的火车,妹妹和我说了好多次让我去北京玩儿。

在北京的一个星期,哪里都没有去,但是心情极度地放松,没人问我考试的事情,当时只是想感受一下首都的年味,虽然什么都没有感受到。

回到家,我才知道奶奶在我考试那几天过世了。我和我爸踏着厚厚的积雪去了她的坟头。

在家过了年回学校,在校的同学都在讨论“艳照门”的事情。那时在校的大四学生已经不多了。

大约等了一个月,考研的成绩出来了。我晚上十点一个人趴在电脑前,点开了“成绩”。考的不错,比往年的分数线高出了20分。我知道这次面试是没有问题的了。很是高兴,让我激动了一夜。我知道我的付出有了应有的回报。

接下来的近一个月时间我都是在图书馆度过的,看学校开出的复试书目,像准备初试的那般认真,好像日子又回到了以前。

在去苏州之前,网上结识了两个同去的伙伴,也都是参加这次面试的同学。他们一个是法律专业,一个和我一样的专业。

下了火车外面在下雨,我们三个都没有带伞,那时我们都从没有体会过南方的雨是那样的幽怨。

我们找了一间三人床的房间。

开始的几天无事可做就出去溜达,当时我只穿了一双皮鞋过去,走在石板路上久了把鞋跟给磨掉了都不知道。回去都到处找地方修鞋。

面试之前我和我一个专业的伙伴打算去学校找老师,我们找到了计算机实验室,随便问了一个同学。没想到他很热情,又叫来一帮的同学。其中的一个同学领着我见了他的导师。我当时怕见人,只和那位老师聊了几分钟。

之后就是专业课笔试和上机,这些我都有准备,觉得没有难度。

最后就是重要的面试了。

面试很简单。我首先作了自我介绍。有老师对我本科的学校比较感兴趣,使劲地提问。我知道我的学校不好。然后有位老师说:“这次招考计划中,会有20%的人要自费读研。如果是你,你怎么想的?”

我当时就说,我家庭条件不好,读大学已经花了不少的钱,我想争取一份公费的机会,如果是自费的话,我要考虑再说。

等所有人结束,我被点名说明天再来,因为还有两位老师明天才能过来。没有被点名的就可以回家了。大家都清楚没被点名的就算是录取了。

我当时虽然有些伤心,还是一闪而过了,明天不是还有机会吗。

和我一起来的伙伴,都没有被点名,连夜坐了火车回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去了学校,又参加了相相似的面试,几乎是做了自我介绍就让我出来。然后让我等下午的结果。

中午吃过饭没事就去了仿古街完了会儿,下午的结果是回家等结果。

我夜里坐了回学校的火车,其实是没有坐位。不知道为什么心里虽有不舍但并不伤心,反而感觉到很放松。不管结局怎样,我做完了一件事情。

在学校等待了两个星期,录取名单中没有我。同学就劝我去调剂一所学校,因为那时的时间已经很晚了,大多数的学校都结束了录取工作,所剩下的好学校已经不多,我本身不想调剂。

他们安慰我说,干嘛那么在乎学校呢,都差不多,混张文凭就行了。

我还是选择了调剂,一所浙江的学校,周六报名,晚上就要坐火车赶过去,因为周一要面试。

这所学校和我之前去的苏州的学校风格不一样,新而且大。

因为我经历了一次面试过程,这次心里有数。我趁机会问了招生办的老师,这次录取的有公费的名额吗。她说这次只有两个名额。

我心里捏了一把汗,如果我不是公费的该怎么办。

我是最后的一个进去面试的,下午去听结果,我获得了公费的机会。当时心里很感激这所学校,以后的三年会在这里度过。

2010年6月17日星期四

考研前的那年暑假

上学无用,工作不好找的论调在耳边飘了好几年,于是就下了考研的决心,把无限的精神放到有限的时间当中去。

大三的下学期,过年从家里回学校,随处可见的是辅导班们的兜售分子在活动。他们一般都打着免费半个月到一个月的试读名义来引诱你,反正是免费,进去看看吧。我也就随便找了个班,插了进去。这个是试读一个月的高数初级班,每周六全天视频讲授。视频讲得飞快,像看A片用快进的那种感觉,很是刺激,就是不经过大脑。大脑来不及跟着屏幕转,生怕过后忘了,一直在记笔记,想等回去了好好消化(不过到考研结束了那些笔记也都没有看过)。

每天下午放过学,我就和几个同学加入到自修室学习的行列了。诺大的一个自修室,渐渐地人越来越少,之后就变成我们几个。等人少了之后,我们开始还会学学习,慢慢的学累了或者困了就会说些话,这一说可一发不可收拾,一直可以到这边自修室打烊。

晚上十点会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的英语之夜。这个节目的主持人语言甜美,前面一段会说些时事新闻,比较幽默好玩,之后会说些经济新闻,基本上听不懂。有时会有老外谈他们在中国的生活,我最喜欢这一段了。

和我们一起学习的有个叫阳子的,这小子很会吃,还很会做菜,很多菜做的都是那么地道,他说,只要吃过的菜一般他都会做。很强!一个独生子,在家养尊处优,能有这样的手艺真的让我们很是佩服。阳子虽然是独生的,可没有被惯养,他能和我们这些贫下中农一起说笑吃饭交往玩闹。

到暑假了,我们几个出去找房子租,准备暑假不回去在这准备考研。住在学校外面,每天十点起来,刚要看会儿书,阳子就说中午吃什么,我去做去。于是拉着我们几个出去买菜,买什么,当然他说了算。等菜买回来了,我们就风风火火地开始劳作了,洗菜洗盘子。在阳子手里我们尝到了啤酒鱼、焖鸡块、迷你大盘鸡、烧茄子、各种炒菜。阳子可不傻,时不时会搞些活动让大家都来些家乡菜,我确实不会做,做了锅泡面,端出来,大家一致同意没有通过。

暑假俩月,都怪阳子的厨艺太好,整天把我们吃的,“此间乐不考研”了。当酒足饭饱之后,我们在一起打“升级”80分。阳子从开始不会打经过两个月的培训后成了升级达人了。这个暑假,习没怎么学着,可学会了怎么吃,怎么打牌了。收获还是不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