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歌一个文档一般也上兆了,几十兆的文件瞬间也就下载下来了,一直以为“兆”是个很小的单位,这次用手机换算成人民币看来不小了。
分享前些天的新闻两则
从7月开始,1Mbps宽带接入正式成为每位芬兰人民的合法权利,芬兰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制定宽带接入法律的国家。 根据这项法律,电信公司必须强制向所有居民提供最小1Mbps的宽带线路。芬兰政府还计划到2015年将这项权利升级到100Mbps。 芬兰通讯部长 Suvi Linden表示,互联网已成为每位芬兰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高速互联网接入也是政府的一项优先事宜。这项基本权利法的一个目的是阻止政府以任何理由切断互联网连接,从现在开始,如果有人违反了反盗版法,政府只能发出警告信,而不能限制互联网接入,某些国家计划实施的“三振出局”法律将无法出现在芬兰。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称,我国主要信息产品与服务的资费水平依然偏高,这影响了信息技术普及和应用效果,成为信息社会快速发展的巨大阻力。
这份题为《中国信息社会发展报告2010》的报告称,以互联网为例,当前我国互联网存在“速率低”的问题,远远达不到宽带的速度标准,如果考虑到网速问题,则我国的互联网应用成本更高。
据统计,2008年,我国上网接入速率约为1.8 Mbps,远远低于日本的63Mbps,韩国的40Mbps以及中国香港的20Mbps。2008年,我国宽带用户平均月资费83.8元,相当于每Mbps每月46.6元(约合6.7美元),是韩国宽带价格(0.37美元)的18倍、日本(0.13美元)的51.5倍。
“如果考虑到收入差距的话,2008年韩国人均国民收入是我国的6.9倍,这意味着我国的宽带资费水平相当于韩国的124倍。”报告说。
报告认为,当前我国的宽带资费对于国内绝大多数地区的收入水平来说都是明显偏高的。以上海最近推广的10兆宽带服务为例,月资费259元,相对于上海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1%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25%,相对于全国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的18%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
报告指出,如此高的资费水平,将严重影响到新技术的进一步扩散和深化应用。
国内报纸的千篇一律,国内卫视的百胞胎模样,国人满怀热情地投入到“国际”互联网的怀抱,这条看似坦途的大道上埋伏重重,随时跳出个什物搜刮你,“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过路纳税是免不了的,可在路上你要按步调按规矩在监视下走路,不能走得快,不能走错路。
按说这些基础设施搭建起来之后,随着使用人数增多,成本应该慢慢降低才对,可就是有人垄在那里,不降你又能怎样。哪怕把1M的网速拆成八瓣使,能赚钱就是他们的王道。
这都21世纪了,信息的获取还这么不快捷,不高效,不实时,不真实,不便宜,不方便,不随便。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