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标签为“历史”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历史”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2024年10月13日星期日

《悲情城市》观后感

不少人提到过《悲情城市》,里面有梁朝伟,却一直都没有看过。最近想看电影,就想起了它,先上豆瓣看下评分,竟然有9分之高。

刚开始观看才发现电影中讲的话都听不懂,又去找中文字幕。以前看台湾的电影都是国语发音,不用字幕也能听懂,没想到这部电影却这么另类。

电影主要讲了两个家庭。一家兄弟四个,分别是文雄、文森、文良、文清,文森一直没出现,文清是个聋哑人。一家是兄妹两个,分别是宽荣和宽美。宽荣和文清是朋友,经常小聚,宽荣针砭时局,文清和宽美相识。文良招惹了黑帮,被打傻。文雄手下和黑帮手下斗殴,文雄强出头,被打死。宽荣和文清去台北「闹事」,文清被抓,宽荣逃走。文清被放,回去继续经营照相馆,文清和宽美结婚。宽荣被抓枪毙,文清又被抓走。

电影中的人物很多,看的时候好多人不知道是谁,直到最后看了演员表才恍然大悟,比如大哥的妾爹和妾哥。好多情节没看懂,后来看了别人的讲解才知道电影的背景是「二二八事件」。台湾的「二二八」以前也听说过,但了解不多,这次结合电影和解说才明白台湾的本省人和外省人、本岛人和外来政府的矛盾。

电影中的人物穿着很时髦,即使放在现在也不过时,说明七十年前的本岛人的生活过得很不错。

电影里的梁朝伟很青涩很帅气,但是演的是个聋哑人,交流只能靠写字,写的又很慢,看得很着急。Jasmine说,可能梁朝伟不会说国语,所以让他演哑巴。后来看了电影解说,确实如此。

老大文雄脾气火爆、满口脏话,既然那么痛恨老爸赌钱,为啥又跑去死对头的场子里赌博,意气用事丢了性命。

这是一部历史电影,节奏很缓慢,一段走路、一首歌就能用几分钟,没什么戏剧冲突,可能「不好看」,但值得一看,后劲大,看完后不会让你觉得浪费了时间。

2012年12月21日星期五

卖人换米

看了冯小刚导演的历史剧《一九四二》,有一种情绪憋在心里无处发泄。

一般我不愿意看大陆导演拍摄的近现代题材的公映电影,我觉得他们拍不出新意,拍不出直抵人心至真至情的电影出来,即使能拍得出来也会被扼杀掉。

看过《一九四二》的些许感受:

1、人物众多,但不丰满,给我印象深刻的人物只有大东家、蒋委员长和河南省主席了。

2、《一九四二》讲述的是饿死人的事情,电影里却没有让观众看到相应的情景,而是通过人物口传、口述来表现和烘托。观众能看到的只是拼命逃荒的人群,日本人飞机炮弹的凶残和以人换米的交易。

3、电影中穿插外国记着和传教士的情节显得多余和不必要,给人一种硬生生强插入的感觉。

4、在饿殍遍野的环境中,人们仍遵守秩序进行商业交易(虽然这卖人的交易并不正当)。

5、在民国还存在人口交易的事,老婆孩子可以随便买卖。

6、那时的结婚不用登记,找个证婚人拜个天地就算完事。

7、不管怎么说现如今敢于拍近现代历史题材的电影导演是值得钦佩的。

2012年12月20日星期四

卖人换米——《一九四二》观后感

看了冯小刚导演的历史剧《一九四二》,有一种情绪憋在心里无处发泄。

一般我不愿意看大陆导演拍摄的近现代题材的公映电影,我觉得他们拍不出新意,拍不出直抵人心至真至情的电影出来,即使能拍得出来也会被扼杀掉。

看过《一九四二》的些许感受:

1、人物众多,但不丰满,给我印象深刻的人物只有大东家、蒋委员长和河南省主席了。

2、《一九四二》讲述的是饿死人的事情,电影里却没有让观众看到相应的情景,而是通过人物口传、口述来表现和烘托。观众能看到的只是拼命逃荒的人群,日本人飞机炮弹的凶残和以人换米的交易。

3、电影中穿插外国记着和传教士的情节显得多余和不必要,给人一种硬生生强插入的感觉。

4、在饿殍遍野的环境中,人们仍遵守秩序进行商业交易(虽然这卖人的交易并不正当)。

5、在民国还存在人口交易的事,老婆孩子可以随便买卖。

6、那时的结婚不用登记,找个证婚人拜个天地就算完事。

7、不管怎么说现如今敢于拍近现代历史题材的电影导演是值得钦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