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东野圭吾《恶意》读后感

读完了《恶意》给我的感觉不是很好,总是觉得故事深度不够,流于形式,情节的吸引性也不够,读起来不太尽兴。

小说不断地从男主的「我」和刑警的「我」来描述事件,这种形式很特别,非常像凑佳苗的《告白》,从不同人物角度用第一人称来写。

第一章男主的日记,描述了男主和死者的关系,死者突然被杀。

第二章刑警的日记,这一章很短,才六页纸,主要从刑警的角度来看待这个案件。

第三章男主的日记,记录刑警发现的一些细节,推断出男主是凶手,男主也承认自己是凶手,但是死活不说出作案动机。这一章结束才80多页,也就是说凶杀案发生后很快就确认了凶手。

第四章刑警的日记,主要想探明男主的作案动机,仔细推敲整个案件的细节,通过细致观察层层推理,寻找到了相关的「证据」,从而确认了男主的作案动机。

第五章男主的日记,承认了刑警的推理过程的正确性,也从自己的口中说出了更详细的做案过程。如果这部小说从这里结束,也可以说比较正常和完整,但是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第六章刑警的日记,他觉得案件中有些细节对不上,有相互矛盾的地方,关键是看到了男主手上的茧子。

第七章刑警的采访日记,采访了男主和被害人上学时候的人,从而得出了关于男主和被害人为人的相关论述,这里也可以看作是收集证据。

第八章刑警的日记,主要描述了刑警在学校当老师的时候,遇到校园霸凌的处理过程,这一章也很短,才八页。

第九章刑警的日记,是最后一章,他从第七章的采访和自己的推理得出,前面的结论是男主设置的圈套。男主设置好圈套和「证据」,为的是让警察找到线索和凶手,并没有自己说出来,而是让警察找出来,这就是男主的过人之处。最后一章刑警又从细节出发,发现了男主的圈套,从而解除了谜团,确认了男主真正的作案动机。这一章可以说是一个反转。

这部小说其实故事情节非常简单,说的是男主上学的时候受到了霸凌,不敢去上学,被害人帮助了他去上学。被害人紧接着也受到了霸凌,男主却没有挺身而出,反而助纣为虐。成年以后,被害人当上了畅销书作家,男主很羡慕心态不平衡。被害人写了一部小说,记录小的时候受到霸凌的故事,在写小说的时候收集到了男主做坏事的证据。男主得知自己患了癌症,又不想让自己以前做的不光彩的事情公布于世,于是计划杀掉被害人。但是他又不想简单地杀掉,而是设了一个圈套,为了表明被害人要挟他代笔,想让世人同情他,从而才有了这整个故事。

男主设计的这个圈套确实很巧妙,提前一年布局,潜入被害人家中偷拍录像带,偷被害人老婆的照片和衣服,手抄至少几十万字的几部小说,从而设置成杀害被害人不成反被要挟代笔写书的圈套。

我在看的时候在想,近期做的录像带和抄写的字和七年前肯定是不一祥的,警方只要鉴定下就能发现差别了,再怎么伪装时间是无法伪装的。到最后,被害人老婆到底是自杀还是他杀也没有交待。

这部小说和东野圭吾巅峰时的小说还是有差距的。

2023年2月16日星期四

丢手机后怎么办?

周末手机差点丢了,后来发现是虚惊一场,是爱丽丝偷偷藏在自己身上了。具体经过如下:从姥姥家回家,走到楼下掏钥匙发现手机不见了,赶紧用另一个手机打,竟然打通了,没人接(一般手机丢了后打回去会关机)。我骑车往回找,让姥姥在小区找,Jasmine在这边小区找。我骑了一段路就回来了,想到如果真的丢在路上,转眼就会被人捡走,不可能安安稳稳躺在那里,于是就回去了,回去的路上在想赶紧要清除数据。

这两天在想如果手机真的丢了要怎么办?通过查找资料,结合自己的理解,总结如下。

清除数据

登录手机云服务,点击「查找设备」,开启「丢失模式」,然后「清除数据」,手机联网后将被锁定。

补办SIM卡

致电运营商挂失手机号,尽快补卡。

微信和支付宝

用另一个手机登录微信、支付宝、云闪付,丢失的手机会自动退出登录状态,然后重置密码。或者在「安全中心」冻结账号或者挂失账号。我觉得第一种方法更好些,毕竟很快就要用了。

手机银行APP

大部分手机银行APP打开后需要认证,这个不用担心,不过有些银行APP打开不需要认证,比如:买单吧、工银E生活。可以打电话冻结相应的手机网银。

购物APP

购物APP都是免登录,而且支付是小额免密码,需要修改这类APP的登录密码或者暂时冻结账号。比如:京东、淘宝、拼多多、美团。

找回手机

我看了知乎上十几个找回手机的案例,都是要确定「捡手机人」的确切身份,一般都是固定的空间(比如小区或者医院),有监控拍到「捡手机人」的头像(只拍到头像不知道是谁也不行),知道他住在哪里,或者知道他是谁,他的手机号等。有了这些确定的信息再去报警,警察才会陪着去要手机。一般情况下,警力有限,不会为了一部手机大海捞针去给你找的。所以丢了手机,不知道是谁捡到的,很难再找回了。

提醒

这件事情给我的提醒是:1.手机里的资料(比如照片)要及时备份到电脑里,丢了可能再也没有了。2.人多的时候要看好手机,最好拿在手里。3.丢了手机再找回真的是难上加难。

2023年2月14日星期二

岛田庄司《异邦骑士》读后感

我对骑士无感,对小说封面的那辆摩托车的图片也不甚喜欢。

「异邦」在小说中出现了好多次,表示失忆的男主角来到一个新的「国度」,开始了新的生活,所以叫做「异邦」。「骑士」一直到小说快结束才出现,说的是骑着摩托车出现的占星术士「御手洗」。「御手洗」很搞笑,在日本是厕所的意思,但却又是一个姓,所以叫这个姓的人难免会被人嘲笑。

小说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情侣生活、杀人日记和反转解谜。

第一部分平平淡淡,开篇男主失忆了,我不喜欢千篇一律电影里的失忆桥段,觉得太滥用,不真实。男主很快又遇到了年轻漂亮的女主,竟然还同居了,天上掉馅饼的事情,怎么可能,太假了吧。后面讲的是男女主两个人的日常生活,简简单单地上班下班喝咖啡,有点犯困,几乎快读不下去了。

第二部分写的是男主和他老婆的日记,写的是男主老婆中了贷款公司的圈套,被骗了,被杀了,警察认定为自杀。男主看到女主日记开始复仇,写下了日记。故事还算精彩,尤其是男主猎杀的过程描述,让人心惊胆战,怕男主失败不忍看下去。但是故事中的漏洞太多,当时就想他老婆也太二了吧,智商这么低难怪被骗,警察也太笨了吧,就是摆设,当时觉得这部小说很一般,为什么那么多人推荐。

第三部分才是小说的精华所在,这里有大量的反转,最终的谜底也在这里解开,前面两个部分不合理的地方在这里显得合理了,前面的铺垫在这里显出了效果。第一部分男主失忆不是巧合,是千选万择的。女主投怀送抱是设置的圈套。整个过程平平淡淡才显得真实。第二部分他老婆被骗后的隐忍,被杀后的警察不追究,男主杀人后的安然无事,原来都是杜撰的,都是假的,假的当然可以不真实了。第三部分男主去杀「杀妻敌人」的关键时刻女主出现了,阻拦了他,被失手重伤女主。他再次试图刺杀「杀妻敌人」时,御手洗出现了,阻拦了他,并告诉了他真相。原来御手洗一直在默默地收集证据,为的就是解开谜团。

女主原本不用死,只需大老远的喊叫出来,或者提前回公寓,作者说女主是抱了必死的决心,她爱男主,觉得自己错了,才选择去死,这么说有点牵强。御手洗在女主重伤后才出现,他哪怕早点出现也不至于女主碟血了。看来作者就是要让女主死去,推动情节需要了。

整部小说看完,觉得很好,结构设计得很精巧,情节合理,推动的不缓不急。除了第一部分,后面的情节引人入胜,看的很过瘾。不过如果让我起名,我会叫作「失忆者复仇记」。

题外话,日本人是多爱做火车啊,我看了这些小说,几乎每部都离不开火车,搞的我都记住了日本的火车站。《祈祷落幕时》和这部小说在不停地坐火车,《疾风号》的故事干脆都在火车上发生,连赎金和人质都要坐火车来运输,开个车或者打个车有这么贵么。

2023年2月10日星期五

小额充值何其难

你有试过给手机充一毛钱话费吗?

你有试过给手机充一块钱话费吗?

你有试过给手机充十块钱以下的话费吗?

如果你是中国移动的手机卡,我劝你不要尝试了,因为我都试过,以上都不行。

下面说一说我为什么折腾和折腾的过程。

Jasmine公司给她配了一张中国移动的SIM手机卡,这张手机卡的套餐包流量,包通话时间,不包短信,余额为零,套餐费用由公司统一支付。

这张手机卡使用一年多了,都没有什么问题。这个月突然发现这张手机卡上不了网,往外拨打电话提示已欠费停机,于是拨打10086询问原因,得到的答复是该手机号发过一条短信,欠了0.1元,需要补缴0.1元才能正常使用。

我当时就想一毛钱的事情不是很好解决?后来发现,我错了。

我在微信、支付宝、中国移动、广东移动等手机APP试过手机充值,各大APP都最低只能充10块钱。又去淘宝、京东、拼多多、闲鱼、微信小程序中分别找到中国移动的话费充值商家,全部都是「挂羊头卖狗肉」的,没有一个可以充10块钱以下的。

看来中国移动的官方关闭了小额充值的通道,凡是10元以下的充值都过不去。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让用户多充点余额在里面,从而绑定用户,余额里的钱反正都要在他这里消费。

为什么我不多充点钱在里面?因为这张手机卡本身不需要余额来扣费,充多余的钱就有点浪费,而且这些钱取出来又非常麻烦。

有人说,可以去线下的移动营业厅,通过服务台来充值。想想还是算了,又要取号,又要排队等待,就为了省9.9元吗?

最终我没有找到能顺利充到一毛钱的途径,只好乖乖的掏了十块钱解决了这个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