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上大学时,入学前到公安局办了户口的"农转非"手续,也就是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虽然我当时不是太懂这个非农业户口的作用,但是已经知道我告别了世代的农民身份。
上研究生之前,学校问我是否把户口转到学校。我当时问不转可以吗。她说,可以,本来放在学校的户口就是临时户口,毕业了还是要转回家里的。
因为当时身在北京,也不具备办理户口转移的条件,所以户口一直放在家里。
一直以来我都没操心过户口的事情,它像不存在似的与我无关。
让我切实感受到户口的"重要性"是在毕业及其以后。
毕业时要找工作,招聘单位往往开出"条件",有关于学历、专业、工作经验等与工作有关的,也有户口这和工作没关的。但是有时就是因为户口的不符把你拒之门外。
我在浙江呆过几年,让我感受最深的是浙江的包容。在找工作时也感受颇深。有些单位虽然有户口的要求,但是并没有那么死脑筋。他们一般对于高学历、特殊人才会网开一面。我去海岩高中应聘就是因为我的非本科学历的优势。当时对方学校虽然也有顾虑,担心外地人干不久,但是在充分考虑过还是同意录取我。
真正让我对户口"恨之入骨"是在我到鮀城以后。首先是jasmine在鮀城找工作,这些单位一刀切地要求本地户口,概不外谈。不管你是什么学历还是优秀人才。如果我们是本地户口的话,找工作也会容易一些。我当时想尽快把我的户口转过来,然后和她领结婚证,这样她就可以有本地户口了。之后我询问我公司才知道,公司的集体户口不能放配偶的户口。
所以我想到了买房,在鮀城买房子送户口。在公司团购和热心同事的推动下我们和房地产开发商签订了买房协议并下了首付。可是让我们万万没想到的是,贷款需要本地户口!
在我知道这个时,整天往公司跑,请求他们尽快帮我办理户口迁移手续。他们也很热心,也说出了难处:办理户口要涉及好多部门,有人事局、公安局、派出所等等,每个部门都需要时间来处理,所以 户口办下来要好久好久。
我之后才明白他们说的确实是这样,首先要到人事局当面开局"证明",然后要把好多资料送到公安局,公安局审核后在发到派出所,最后转到公安局。这每个部门办理都需要两三周,整个过程下来差不多两个月。
在我拿到鮀城的户口时,有些激动,更多的是恨,小小的户口能憋死人。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